孟德斯鸠,C.-L.de S.

    孟德斯鸠,C.-L.de S. :

生于波尔多附近的贵族家庭。1716年承袭伯父的爵位和产业,成为孟德斯鸠男爵,并成为他伯父波尔多议会兼法院主席职务的继任者。若干年后他把这个公职转卖给别人。他曾经营酿造葡萄酒和出口贸易,是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这些贵族对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感到不满,开始发表革新的政治见解,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原因下,孟德斯鸠成为法国启蒙运动先驱者。

1708~1714年,孟德斯鸠专门研究法律,常去巴黎居住,目睹了“太阳王”路易十四晚年朝政混乱、纲纪不振的衰败现象。年仅5岁的路易十五接位,由母后摄政(1715~1723),也没有减轻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景况。孟德斯鸠把他在巴黎所见所闻的不合理现象逐日记录,积稿10年,整理成《波斯人信札》(1721)。这是一部通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揭发和批判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作者假托两个波斯贵族到法国游历,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法国社会。他们发现法国人熟视无睹的许多荒唐腐败的现象,用波斯人口吻,写成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的绝妙文章。《波斯人信札》不但思想内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清新明快的散文风格,对法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德斯鸠后半生研究政治革新问题。他博览群书,游历欧洲各地,访察人情风俗和政治法律,历时20年,写成《论法的精神》(1748)。在这部著作中,孟德斯鸠认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是比较好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可以保障政治清明。他于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根由考》,原是《论法的精神》中的一卷,是他提前发表的。

《论法的精神》早在中国清朝末年即由严复从英文转译成中文,书名《法意》。1949年后有新的中译本《论法的精神》出版。

《波斯人信札》中译本封面

《波斯人信札》也早有林纾的译本,名为《鱼雁抉微》,连载于1916年的《东方杂志》。林纾的译本只有原书的一小部分。1958年有完整的新译本《波斯人信札》出版。

为您推荐

《闺房里的哲学》

《闺房里的哲学》 : 这些对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淫棍多尔芒塞勾引和教唆少女欧仁妮的故事,另一方面是关于哲学的说教。欧仁妮本来是个纯洁的少女,但是多尔芒塞在使她获得性的乐趣的同时,用他的哲学对..

《吉尔·布拉斯》

《吉尔·布拉斯》 : 故事发生在马德里。吉尔·布拉斯是个平民出身的孩子,17岁时外出闯荡,结果到处受骗上当,被抢劫之后又含冤入狱,使他叹息世道不公。为了谋生,他既给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当过佣人,也曾为大主..

《波斯人信札》

《波斯人信札》 : 郁斯贝克和里加是波斯贵族,由于在官场上失意,为了逃避宫廷倾轧,以求学为名来到巴黎。小说由161封书信组成,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郁斯贝克和里加与友人们的通信,他们在这些信件里描..

拉肖塞,P.C.N.de

皮隆,A.

皮隆,A. : 生于勃艮第的第戎市。皮隆幼年就读于耶稣会学校,后来到贝藏松攻读法律。20岁时创作了有伤风化的《普里阿波斯之歌》而受到关注。他于1719年定居巴黎,在10多年间成为集市剧院的固定作者。1753..

《老实人》

《老实人》 : 老实人是一个男爵的侄儿,是个私生子,从小受到哲学家邦葛罗斯博士的教育。博士常说“事无大小,皆系定数;万物既皆有归宿,此归宿必为最完满的归宿。”他头脑单纯,相信老师关于一切都尽善尽美的..

《泰蕾丝·德斯盖鲁》

《泰蕾丝·德斯盖鲁》 : 小说描述了荒原上长大的姑娘泰蕾丝,嫁给了朋友的哥哥贝尔纳,进入了这个外省的地主资产阶级家庭。她的丈夫自私傲慢、庸俗不堪,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丈夫一家人饱食终日、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