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格纳,T.

    埃格纳,T. :

一生共发表40余部作品。他善于为自己的作品配上优美动听的歌曲和生动形象的插图,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不少作品都被改编成剧本,有些剧本如《爬树鼠利勒曼和哈克坡地森林里的其他动物》(1953)和《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1955)等,成为挪威国家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有些作品则被拍成电影,如《蛀虫兄弟》(1949)。

他突破现实传统,创造了动物和人类居住在一起的社会,他们在这个社会里一起解决矛盾,从而达到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童话气氛十分浓厚。作品突出友爱、互助、善良和宽容的主题,富有教育意义。

埃格内创造的这些人物形象深深扎根于挪威人民。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一谈起埃格纳所描写的人物,大家仍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为您推荐

福尼斯,M.I.

福尼斯,M.I. : 生于古巴哈瓦那市,卒于美国纽约。1945年父亲去世后她随母亲移居纽约,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凭借兴趣广泛的阅读和20世纪5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浸淫以及在巴黎学画三年期间的剧场观摩,福尼..

斯泰恩,L.

斯泰恩,L. : 居住在挪威最北部的拉普族人聚居区,这为她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创作素材。她的作品集地区性乡土文学和女性文学于一身,集挪威文化和拉普文化于一身。在她的短篇小说里,她把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平..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 《阳光下的葡萄干》演出剧照剧中主要人物是蜗居在芝加哥南部贫民窟的杨格一家,他们梦想着凭自己的奋斗改善生活,父亲去世后留下的一笔保险金燃起了一家人的希望。母亲莱娜想用这..

《旭日冉冉》

《神秘》

《神秘》 : 它是《饥饿》的姐妹篇,也是一部主观性极强的直觉主义作品,是构成心理小说派的基石之一。由于含意扑朔迷离,文字深奥晦涩,它和J.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一样被称为“看不懂的天书”..

勒尔瓦格,E.

勒尔瓦格,E. : 20岁时移居美国,就读于圣奥拉夫学院,毕业后回奥斯陆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1906~1931年在圣奥拉夫学院教授挪威语。常把作品译成英语。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地球上的巨人》(1925)获得好评,..

尼尔森,T.

尼尔森,T. : 1974年发表处女作《决不让他们把你毫无自卫地剥光》,触及妇女堕胎权利,受到广泛好评。1975年发表的《海莱和维拉》是描写女同性恋的作品。使她赢得公众欢迎和获得成功的是1982年出版的描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