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特,C.

    赖特,C. :

生于田纳西州的匹克威克达姆市。幼年大部分时间在南方乡野间度过,深受南方浓郁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氛围的熏陶。1953年,他入读戴维森学院的历史专业,毕业后加入美国陆军,随军驻守意大利四年。1961年,他入读爱荷华大学的创作班,并于两年后获硕士学位。此后,他两次获得富布莱特基金资助,先后赴意大利的罗马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研修。1966~1983年,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教;1983年,他转任弗吉尼亚大学讲席教授至今。

赖特在随军驻守意大利期间对诗歌创作产生浓厚兴趣,退伍之后,他放弃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学位的机会,辗转来到爱荷华大学创作班,专心研修创意写作。自1970年出版个人的第一部诗集《右手的坟墓》以来,截至2015年,他一共出版诗集二十五部,其中诗集《乡村音乐》(1982)获国家图书奖,诗集《黑色黄道带》(1997)获得普利策奖及国家图书评论家奖,诗集《疤痕组织》获国际格里芬诗歌奖,此外,他的另外数部诗集,如《南方十字架》(1981)、《乡村音乐》、《河流对岸》(1985)、《奇克莫加》(1995)等,均进入普利策奖的决选名单。除了上述各项大奖之外,他获得的其他诗歌奖项或荣誉还包括罗斯莉莉奖(1993)、勒诺·马歇尔奖(1996)、博灵根诗歌奖(2013)等。1999~2002年,他当选为美国诗人学会理事;2014年,他接替N.特雷塞韦,成为第二十任美国桂冠诗人。

赖特早年的创作受到E.庞德的很大影响,随后又通过庞德,特别是他的《中国踪迹》对中国古诗产生浓厚兴趣。赖特的诗歌吸收了庞德和杜甫、王维等中国古代诗人的意象构建技法,用词简练、结构精当、音乐性强,善于以白描技法呈现自然景观和心灵体验。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描景、状物,这种干净利落的诗歌风格都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诗歌内容上,赖特十分看重自己所植根其中的南方文化传统,南方的乡土风情、家族记忆以及浓郁的基督教氛围都是其诗歌书写的重要对象。赖特从不回避宗教话题,经常在作品中探讨传统宗教观念,公开使用大量宗教隐喻和象征,并不时坦诚地探讨死亡、罪恶、永恒乃至神秘的超验体验等,这让他在同代诗人中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同时,赖特在其作品中很少使用“人格面具”,这让他的作品带上或显或隐的自我意识色彩,再加上他对幼年的回忆或宗教话题的冥思时常流露出创伤情感和负罪心理,使得众多学者将他归为“后自白派”诗人行列,尽管他对这样的标签并不认同。90年代以来,除了继续保留其鲜明的意象特征和音乐性之外,赖特在创作形式上做出更多的尝试,诗歌变得更加即兴化、散文化,内容上也变得更具包容性和叙事性,这种变化在其诗集《黑色黄道带》中有着较明显的体现。

《China trace》(《华夏集》)扉页

为您推荐

姆拉奇扬,G.

姆拉奇扬,G. : 生于手艺人家庭。幼年在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上学,后任亚美尼亚语教师。1878年到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在商行任会计,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正在写作的姆拉奇扬1881年创作的历史剧《鲁赞,又名爱国..

古里雅姆,G.

古里雅姆,G. : 生于贫农家庭。1943年被选为乌兹别克科学院院士。1946年加入共产党。1963年被授予乌兹别克“人民诗人”称号。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写有幽默小说《淘气鬼》《活尸》《谁之过》等,颇..

《刽子手之歌》

《刽子手之歌》 : 小说的主人公加里·吉尔摩出生在美国中部地区犹他州,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教养所和监狱中度过。1976年4月,在表妹布伦达的担保下,他获得假释,来到犹他州的普洛沃镇。假释期间,他爱上19岁但已..

《赫索格》

特里奥,Y.

特里奥,Y. : 生于魁北克的一个木匠之家,卒于魁北克。家境贫寒,15岁便辍学,之后曾以做各种零活为生,直至1944年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通过写作一举成名。在加拿大文学史上,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位特殊的..

韦斯特,N.

韦斯特,N. : 父母为俄属立陶宛犹太移民。韦斯特酷爱读书,却不认真学习,多门功课不及格,涂改成绩单后才进入塔夫学院。1922年顶替同名同姓的另一名学生从塔夫学院转学至布朗大学,于1924年毕业。1926年8月16..

梅尔美,J.

梅尔美,J. : 梅尔美于1813年随部队来加拿大驻防,曾参加1812~1814年战争。在金斯顿驻扎期间,他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诗歌创作,很快就成为当地上流社会文艺沙龙的宠儿。他的诗歌作品拥有大量的读者。他在金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