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朗,É.

    帕朗,É. :

生于下加拿大地区博泊尔特,卒于渥太华。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从事新闻事业。从1822年起,他常年担任《加拿大人》报的主编,后来又担任《魁北克公报》的主编。通过报纸这个阵地,帕朗呼吁法裔人口争取自己的民族权力。虽然帕朗和L.J.帕皮诺一样热爱自己的民族,决心改变英国政府的统治政策,但他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因此,在1837年起义的风暴来临之际,他公开反对帕皮诺的激进举措,试图促成矛盾双方的和解。这导致许多爱国党人士对他的批评,认为帕朗是胆怯的叛徒。起义失败后,帕朗还是因为加入过爱国党阵营而被捕,在狱中不幸患上耳疾,导致了日后的失聪。出狱后,帕朗曾当选议会议员,后因耳聋辞职。

在19世纪前半叶,帕朗一直在加拿大法语区的知识界独树一帜。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为他的报纸文章和公众演讲词。在183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帕朗宣传了自己关于政府组阁的观点,他的文风显得有理有节,冷静从容,很有节制。在1846~1852年间,他发表了8次重要的演讲。在《工业作为保护我们民族性的手段》的演讲中,他呼吁同胞们振兴法语区的工商业;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的演讲中,他鼓励人们掌握经济学原理,增强法语区的经济实力;在《论全民教育体系、大众教育、教育立法》的演讲中,他倡导社会大力改善教育设施。在魁北克的加拿大学院,帕朗两次演讲《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知识与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另外,他还发表演讲,呼吁提高劳动阶层的生活水平。

帕朗的文章和演讲词都具有独特的号召力,文风细致缜密,思路清晰,体现了语言大师的魅力。他善于运用法语强大的表达能力,在文中呈现生动的意象,将抽象的政治观点用读者和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成功地表达出来。帕朗去世之后,报界高度赞扬了他对新闻文体的贡献,称他是加拿大新闻风格的奠基人。

为您推荐

纽约派诗人

纽约派诗人 : 由D.艾伦主编的《美国新诗》(1960)一书首先提出。这一诗派的诗人居住在纽约,在诗歌中彼此提及应和,并有大致相似的诗歌美学认识,如不满意新批评的诗学主张,讨厌在形式上封闭的诗歌,强调一种比..

戴维斯,R.

戴维斯,R. : 生于安大略省泰晤士维尔,卒于奥林治维尔。先后在多伦多大学、金斯顿女王大学和牛津大学就读,1938年获学士学位。在伦敦当过演员、导演和戏剧教员。1940年结婚后回国,任《星期六评论》和《观..

《气压计回升》

《气压计回升》 : 小说是一则以1917年哈利法克斯市大爆炸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尼尔与彭尼相爱,遭到姑娘的父亲韦恩的激烈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英军上校的韦恩在战斗中因指挥失误,使部队..

《美难陀传》

《圣厄班街的骑士》

《圣厄班街的骑士》 : 小说主人公雅克出身于蒙特利尔犹太家庭,为了当上电影导演,他移居伦敦。不久愿望得以实现,他过上了舒适的生活,有了美满的家庭。然而天性和气质使他常耽于幻想,时有负罪感。人情的炎..

丹尼森,M.

丹尼森,M. : 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卒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其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加拿大人。他曾在多伦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专业,1921年受聘于多伦多的哈特剧院,担任编剧和舞台设计师。1932年,他应聘..

《这就是我所珍爱的》

《这就是我所珍爱的》 : 作品表现了天主教的理想主义同讲究实利的实用主义之间的冲突。青年神甫道林在布道中攻击反基督的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议论。一个雨夜,他遇到两名妓女纠缠,吓得赶紧走开。她们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