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森,M.

    丹尼森,M. :

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卒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其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加拿大人。他曾在多伦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专业,1921年受聘于多伦多的哈特剧院,担任编剧和舞台设计师。1932年,他应聘前往纽约,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创作广播剧,此后22年一直居住在纽约。他在第一任妻子逝世后,于1954年返回加拿大定居。1957年与伊丽莎白·安德鲁斯结婚,住在安大略省东部他自己的庄园里。

丹尼森的第一部剧作《患难兄弟》(1921)在哈特剧院首次上演,后来成为加拿大上演次数最多的英语戏剧之一。这出讽刺戏剧以安大略省北部的边远地区为背景,通过一位加拿大少校与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林区人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展示出人们对于战争、责任等问题以及对乡下人的看法。

《非英雄的北方:四部加拿大剧作》(1923)是丹尼森最重要的戏剧集,收录了4部剧作:《患难兄弟》《来自他们老家》《暴风雨即将来临》和《湿地干草》。戏剧集以“非英雄的北方”作为标题,讽刺当时有些人不切实际地把加拿大北方过于理想化的做法。四幕剧《湿地干草》是丹尼森最严肃、最重要的写社会问题的剧作,深刻揭示了边疆地区农民的悲惨生活,并试图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地域原因。剧中主人公农民约翰大胆谴责加拿大政府对本国农民不够关心,表达了19世纪20年代初安大略省农民的强烈呼声。也许正是因为该剧尖锐的思想观点,当时的剧院都不敢上演这一剧作,直到1974年才由理查德·普兰特执导,在哈特剧院上演。丹尼森的这些剧作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安大略省边远地区的风土人情,代表了当时加拿大民族戏剧的发展方向。

丹尼森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广播剧,为处于萌芽阶段的加拿大广播剧作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亨利·哈德森及其他剧本》(1931)是加拿大出版的第一本广播剧集,包括6部历史剧,于1931~1932年期间由蒙特利尔国家广播电台播出,这也是加拿大第一次在全国广播电台网络上播送一套完整的本地加拿大剧作。丹尼森在纽约期间创作了《一位美国父亲跟儿子的谈话》(1939)、《美国面对苏珊B·安东尼》(1941)等广播剧,在美国戏剧界也产生不小的影响。他还是位历史学家,撰写过蒙特利尔银行、马西-哈里斯等公司的发展史。

为您推荐

戴维斯,R.

戴维斯,R. : 生于安大略省泰晤士维尔,卒于奥林治维尔。先后在多伦多大学、金斯顿女王大学和牛津大学就读,1938年获学士学位。在伦敦当过演员、导演和戏剧教员。1940年结婚后回国,任《星期六评论》和《观..

《这就是我所珍爱的》

《这就是我所珍爱的》 : 作品表现了天主教的理想主义同讲究实利的实用主义之间的冲突。青年神甫道林在布道中攻击反基督的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议论。一个雨夜,他遇到两名妓女纠缠,吓得赶紧走开。她们徘..

《惊梦记》

《惊梦记》 : 作者跋娑。描写犊子国遭到阿鲁尼王入侵,宰相负轭氏想让优填王与摩揭陀国莲花公主结婚,从而与摩揭陀国结盟,击败阿鲁尼王。但优填王笃爱王后仙赐,负轭氏只得施展计谋。他事先征得仙赐同意,趁..

理查森,J.

印度耆那教文学

印度耆那教文学 : 耆那教是公元前5、6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的宗教。于5、6世纪结集编定的耆那教经典统称为“阿笈摩”,使用半摩揭陀语,主要内容是阐述耆那教教义和戒律。与佛教三藏一样,阿笈摩中也包含诸..

罗伯茨,C.G.D.

罗伯茨,C.G.D. : 生于新布伦瑞克省的道格拉斯,卒于多伦多。父母文化素养都很高,母亲的祖父是美国超验主义者R.W.爱默生。罗伯茨生长在风景优美的新不伦瑞克省,19岁毕业于新不伦瑞克大学,喜欢古典文学和19..

劳伦斯,M.

劳伦斯,M. : 生于马尼托巴省的草原小镇尼帕瓦,卒于安大略省湖畔地区。父母早亡,她住在外祖父家,由姨妈抚育成人。童年时她便在学校杂志上发表作品。1947年毕业于温尼伯的联合大学。为《温尼伯公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