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茨洛瓦,A.

    文茨洛瓦,A. :

生于农民家庭。1932年毕业于考那斯大学人文系。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有诗集《在黄昏时的小巷中》(1926)和《街上亮了》(1927)。1930年发表短篇小说集《暴风雨中的白桦》。1930~1931年主编《第三战线》杂志。30年代后期,发表描写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友谊》(1936)和短篇小说集《夜》(1939)。他是立陶宛反法西斯进步文学的主要作家之一。卫国战争时期著有诗集《祖国的召唤》(1943)和《高高的苹果树的地方》(1945)。战后作品有诗集《祖国的青春》(1947)和《斗争、痛苦、勇敢!》(1953)。1952年以《诗选》(1951)一书获斯大林奖金。1958年发表以立陶宛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知识分子命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诞生的日子》。此后相继发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春天的河流》(1964)、《寻找青年时代》(1966)、《中午的暴风雨》(1969)。其他著作还有文学研究、军事特写和游记。曾将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译为立陶宛文。他是立陶宛国歌歌词的作者。1949年起为立陶宛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5年获立陶宛“人民作家”称号。曾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三次获红旗勋章。

为您推荐

沙希尔,B.

沙希尔,B. : 生于穷苦游牧民家庭。自7岁起就当雇工。虽未上过学,但在16岁就开始作诗。早期的诗歌《阿吉巴依》《巴依阿哈》《答毛拉卡西姆》等多针对巴依、毛拉、依禅,也描写劳动人民的沉重生活,如《假如..

麦克洛德,J.

麦克洛德,J. : 生于温哥华。1978年在维多利亚大学获写作学士学位,1981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自1992年开始,麦克洛德先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昆特兰大学教授写作。2004年..

苏伊兹,G.

苏伊兹,G. : 生于爱沙尼亚南部一乡村教师家庭。16岁开始发表诗作。1901年创建文学团体“文学之友”。1903年创建文学团体“青年爱沙尼亚”,该团体主张爱沙尼亚文学对接欧洲文学传统,被视为爱沙尼亚现代..

乌克兰英卡,L.

阿博维扬,Kh.

阿博维扬,Kh. : 生于破落的贵族家庭。曾在爱沙尼亚杰尔普特大学学习。1836年起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梯弗里斯和埃里温县立学校学监。因反对教学中的因循守旧和拘泥形式,提倡普及教育和开放高等学校,受到教..

克维特卡-奥斯诺维亚连科,H.

克维特卡-奥斯诺维亚连科,H. : 生于哈尔科夫一贵族家庭。曾任《乌克兰消息》杂志出版商和编辑(1816~1817),哈尔科夫职业剧院经理,首席贵族,哈尔科夫刑事法院主席(1840年起)等职。1816年开始用俄语进行文学创作..

谢尔-阿里,L.

谢尔-阿里,L. : 生于塔吉克斯坦集体农庄社员家庭,1963年毕业于杜尚别国立师范学院历史—语文系。历任塔吉克斯坦国家电视广播台文学—戏剧部主编、《塔吉克斯坦共青团报》文学编辑、《东方之声》杂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