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兹,G.

    苏伊兹,G. :

生于爱沙尼亚南部一乡村教师家庭。16岁开始发表诗作。1901年创建文学团体“文学之友”。1903年创建文学团体“青年爱沙尼亚”,该团体主张爱沙尼亚文学对接欧洲文学传统,被视为爱沙尼亚现代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学团体之一。1905年出版诗集《生命之火》,受到广泛欢迎。之后出版多部诗集,如《风的土地》(1913)、《这就是全部,但是梦》(1922)等,均被视为爱沙尼亚诗歌名作。1921年起任塔尔图大学教授。1941年,他在塔尔图的家毁于战火。他于1944年被迫移居瑞典斯德哥尔摩,从事诗歌创作和文学教学工作,曾获芬兰和法国科学院荣誉称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名誉博士。因病逝于斯德哥尔摩。

为您推荐

沙希尔,B.

沙希尔,B. : 生于穷苦游牧民家庭。自7岁起就当雇工。虽未上过学,但在16岁就开始作诗。早期的诗歌《阿吉巴依》《巴依阿哈》《答毛拉卡西姆》等多针对巴依、毛拉、依禅,也描写劳动人民的沉重生活,如《假如..

乌克兰英卡,L.

乌克兰英卡,L. : 生于一有文化教养的小地主家庭。母亲是一位作家和翻译家。乌克兰英卡自幼聪慧,热爱民间诗歌和文学,学会多种欧洲语言。9岁时写成第一首诗歌《希望》,十几岁时就开始翻译A.S.普希金、N.V...

阿博维扬,Kh.

阿博维扬,Kh. : 生于破落的贵族家庭。曾在爱沙尼亚杰尔普特大学学习。1836年起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梯弗里斯和埃里温县立学校学监。因反对教学中的因循守旧和拘泥形式,提倡普及教育和开放高等学校,受到教..

克维特卡-奥斯诺维亚连科,H.

谢尔-阿里,L.

谢尔-阿里,L. : 生于塔吉克斯坦集体农庄社员家庭,1963年毕业于杜尚别国立师范学院历史—语文系。历任塔吉克斯坦国家电视广播台文学—戏剧部主编、《塔吉克斯坦共青团报》文学编辑、《东方之声》杂志主..

柯特利亚列夫斯基,I.

柯特利亚列夫斯基,I. : 生于波尔塔瓦一小官员之家。曾就读于波尔塔瓦神学院(1780~1789),1796~1808年服兵役,退役后于1810年回到波尔塔瓦,出任“贫穷贵族儿童保育院”院长,表现出人道主义教育家的民主情怀。柯..

阿洪多夫,M.F.

阿洪多夫,M.F. : 他的文学和社会活动主要在于反对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早年写有《普希金之死》一诗。他的喜剧《植物学家若尔丹先生》(1851)、戏剧《麦加朝圣的加拉》(1852)和《大不里士城的辩护士》(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