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娅·杰巴尔

    阿西娅·杰巴尔 :

生于阿尔及利亚西北部渔港小城舍尔沙勒。母亲为柏柏尔人。自小接受法式教育,后赴法国求学,成为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院第一位阿尔及利亚女学生。在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任教于阿尔及尔大学历史系,同时讲授戏剧和电影。20世纪80年代起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两地居住,90年代赴美国发展,成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所设法语文学研究中心教授。2005年,当选为法兰西学术院终身院士,成为首位获得此头衔的北非穆斯林女性。

前期作品包括法语小说《渴》(1957)、《急不可待的人们》(1958)、《新世界的儿女》(1962)、《天真的百灵鸟》(1967)。70年代时,因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化运动的展开,转而进入电影界。先后执导了影片《努巴山区妇女之歌》(1979)、《遗忘之歌》(1982),其中前者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国际批评家奖。80年代先后用法语发表了《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1980)、《爱与幻想曲》(1985)、《监狱是如此辽阔》(1995)等小说。

杰巴尔擅长将历史与自传、事实与虚构混合为一,采用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织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对传统父权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及对妇女自我解放的追求和渴望,揭示了后殖民时期阿尔及利亚妇女的真实处境,关注女性的平等权利。在代表作《爱与幻想曲》中,杰巴尔以一位历史学者的专业素质重读了19世纪的殖民档案,包括法国占领军的官方文件、备忘录、报纸、法国官兵们的私人信件、作家和艺术家的各种记述等,挖掘出被隐藏或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并对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妇女口述的战争经历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强调了妇女在国家建设和非殖民化进程中应有的作用。

杰巴尔曾获1995年美国纽斯塔国际文学奖、1997年美国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文学奖、2000年德国书业和平奖、2005年都灵格林赞·加富尔奖等十几个国际文学奖项,还曾多次入选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名单。主要小说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英语等多种语言,英译本受到欧洲和北美读者的欢迎。

为您推荐

伊朗立宪运动

伊朗立宪运动 : 从19世纪起,伊朗从昔日的文明强国一下跌落为愚昧落后的弱国,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出让国家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权。这种巨大的现实落差首先促使了伊朗知识阶层的觉醒,他们认识到要..

大田洋子

大田洋子 : 生于广岛市。1923年,毕业于近德实科女子高中。自幼受继父影响,熟读诗人海涅、惠特曼等人的作品。1939年在《中央公论》上发表《海女》,入选悬赏小说一等奖。1940年成为日本最流行作家之一。..

赛努西派诗人

赛努西派诗人 : 出自利比亚的赛努西教团。教团成立于1840年,是近代伊斯兰教苏菲派兄弟会组织,在各地以政教合一的“札维亚”为据点,以“圣战”为号召,团结广大民众,进行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和意大利等西..

马龙·阿布德

穆罕默德·狄卜

穆罕默德·狄卜 : 生于阿尔及利亚西北部特莱姆森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即开始诗歌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首都阿尔及尔担任英军及法军翻译,战后供职于《阿尔及利亚共和报》,常撰文批判法..

马利克·哈达德

马利克·哈达德 : 生于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市。曾赴法国攻读法律专业,但中途辍学,回国创立《进步》杂志,投身于民族独立斗争。20世纪50年代是主要创作期,作品主要有诗集《危险中的悲剧》(1956)、《请听我的..

塔伊布·绥迪基

塔伊布·绥迪基 : 早年研习戏剧布景艺术,在一个小型实验剧团打工,后随剧组赴巴黎巡回演出,因表现出色获得法国戏剧界的好评,并得到J.维拉尔等法国表演艺术家的提点。之后,组建了自己的剧团,开始排演一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