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扎阿高汗·克尔曼尼

    米尔扎阿高汗·克尔曼尼 :

出生于伊朗克尔曼的贵族世家,据说他的曾祖父是琐罗亚斯德教信徒,后皈依了伊斯兰教。也许正因为此,克尔曼尼对琐罗亚斯德教有很深的迷恋。克尔曼尼自幼接受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他的老师是一位巴布教派的长老。克尔曼尼的思想也受到他老师的影响,倾向于巴布教派。同时,他也接受了宗教学者谢赫·阿赫玛德·鲁赫依的学说,此学说为巴布教派的分支“阿扎里派”所倡导。1884年,克尔曼尼与导师谢赫·阿赫玛德一起,从克尔曼迁居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加入了那里的激进组织“阿扎里之晨”,后随组织前往伊朗德黑兰。“阿扎里之晨”在德黑兰受到当局镇压,克尔曼尼与谢赫·阿赫玛德一起前往伊朗北方腊什特,并从那里到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纳赛尔丁国王遇刺后,奥斯曼政府逮捕了一批包括克尔曼尼在内的侨居伊斯坦布尔的伊朗革命者,并将他们遣送回伊朗。1896年1月17日,克尔曼尼等三人被伊朗恺加王朝政府指控为异端巴布教徒,在大不里士被砍头示众。

克尔曼尼一生著述丰富,除了神学、哲学、历史著作之外,在文学领域,令他垂名青史的是其历史小说《亚历山大的镜子》。克尔曼尼的思想带有强烈的伊朗民族主义色彩,激起伊朗人的反阿拉伯情绪,进而反伊斯兰——认为这种外来的、闪族人的宗教使伊朗再也无法恢复昔日波斯帝国时期的荣光,伊朗要重新崛起,必须回到伊斯兰之前。这种思想在其历史小说《亚历山大的镜子》中得到鲜明反映。克尔曼尼还撰写了著名的政论著作《三文集》和《百场演讲文集》。在这些政论文章中,克尔曼尼抨击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之后的政体,向往伊斯兰教之前的政体,萦绕着一种纯粹民族主义思想,充满鼓动性,让伊朗人深感自己是历史的无辜受害者。克尔曼尼在被砍头之时留下著名诗句:“我不畏屠杀。我是自由之子,我诞生自死亡这位母亲。”

克尔曼尼用自己的鲜血为唤醒伊朗民众、鼓舞革命志士与专制政府进行斗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思想不仅对立宪人士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他的“回到伊斯兰之前”的思想对伊朗现代作家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克尔曼尼被视为伊朗现代民族主义的奠基人。

为您推荐

《至交好友》

《至交好友》 : 撰写于1340年。全书共计30章,收录了203位诗人的诗歌,波斯文学史上直至作者创作年代的重要诗人的作品几乎都有收录,表现出作者良好的诗歌鉴赏力。其中,在其第28章收录了欧玛尔·海亚姆的14..

《徒然草》

《徒然草》 : 作者吉田兼好(约1283~约1352),本姓卜部,生于京都吉田神社的神官家庭,30岁前后出家,是享有“和歌四天王”之称的著名歌人之一。通晓儒、佛、老庄之学,有歌集《兼好法师家集》存世。代表作《徒然..

《诗人传记》

《诗人传记》 : 写于1486年。此书记载了151位从波斯语诗歌产生初期到作者生活年代的著名诗人。作者根据史书和历史文献的记载,诗人们在有声望的人群中的口碑,以及被苏丹国王们青睐的程度,按照天园的七个..

宫本辉

《四类英才》

《四类英才》 : 创作于1156~1157年。《四类英才》是内扎米·阿鲁兹依为古尔王朝君主法赫罗丁·马斯乌德的儿子阿布哈桑·阿里而写作的一本小册子,篇幅不长,内容却十分珍贵,讲述了为君王服务的四类人才,即..

《好方针政策》

《好方针政策》 : 创作于1905年。这是一部神游式的小说,小说主人公对社会现状极度不满,又苦于毫无办法,只好每天昏睡。在昏睡中,主人公出门旅行,前往伊朗北部山区,一路上遭遇诸多事情。在一幅幅小画面中,蕴..

《方丈记》

《方丈记》 : 作者鸭长明(1155~1216)。共1卷,成书于建历二年(1212)。全书短小精悍,在不足万字的篇幅中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行文笔法多端,广涉叙事抒情说理,采用兼具汉文与日文修辞的“和汉混交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