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迪·卡杜尔

    赫迪·卡杜尔 :

长期任教于法国大学,教授法语文学。除阿拉伯语和法语外,还精通德语和英语。

20世纪80年代,以处女作诗集《紫蓟》(1987)正式步入法国诗坛,成名作是诗集《葡萄收获季的结束》(1989)。其他诗集还包括《绝非简单的影子》(1994)、《途径卢森堡》(2000)等。卡杜尔的诗歌富于情感和乐感、智识和思辨色彩,注重弘扬当代人的主体性,被视为法国新抒情派诗人的代表之一。

21世纪初,卡杜尔转入小说创作。首部小说《温特贝格》(2005)的其中一条主线围绕德国小说家汉斯·卡普勒和一位美国歌手之间的爱情,以及小说家与一位法国新闻记者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瑞士小村庄一个旅馆里发生的故事。另一主线则讲述了二战前德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袖、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迈克尔·里尔斯坦的故事,他所负责的东德间谍网工作在冷战期间遭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跟踪与摧毁。小说中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一战延伸至苏联解体,体现了作者宏大的史诗创作抱负。卡杜尔凭借这部小说获得龚古尔首作奖。另一部小说《优势》(2015)则获得2015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同时入围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短名单。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法国殖民时期摩洛哥的一座小城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北非社会保守与激进力量的各种明争暗斗。

由此,卡杜尔以数量不多却质量上乘的小说创作成为一位法国阿拉伯裔著名作家。

为您推荐

《南陀巴南属堪銮》

《南陀巴南属堪銮》 : 《南陀巴南属堪銮》创作于公元1736年,即探马堤贝王子畏罪潜逃出家期间,目的在于为伤害自己的弟弟赎罪,因为这在佛教中是一宗大罪。故事讲述了龙王南陀巴南心生偏见,对佛陀百般糟蹋,..

《让·德·圣特雷》

《让·德·圣特雷》 : 《让·德·圣特雷》插图13岁的主人公在王宫中做侍从,深得众人喜爱。一个年轻的寡居贵妇向他示爱,并引导他成为一名正直、勇敢、忠诚的骑士。成年以后,他四处征战,屡获功勋。但贵妇..

《乌拉尼亚》

《乌拉尼亚》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和哥哥为了逃避被德国人抓进集中营的命运,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幻想的国度里,那就是用古希腊神话中的缪斯“乌拉尼亚”为名的国家。“我”遇到一个叫拉法埃尔的孩子,..

《优哩婆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外科医生托马斯已离婚10年,他要保持自己的自由,因此不想再婚,只是与一些女伴保持着不影响生活的性关系。他结识了咖啡馆女招待特蕾莎,为了使她相信自己的生活态度而娶她为妻,并..

《伊尔的爱神》

《伊尔的爱神》 : 佩雷奥拉德挖出了一座似乎是有生命的维纳斯铜像,工人在挖掘时腿被她压断,顽童向她扔石块也受到她的回击。她的表情显得残暴,但是美丽非凡,因而被当地人视为偶像。佩雷奥拉德的儿子阿尔..

巴列维语文学

巴列维语文学 : 从安息王朝(亦称为帕提亚王朝,公元前247~公元224年)起,巴列维语成为伊朗民族的通用语言,也被称为中古波斯语。“巴列维”一词由“帕提亚”演化而来。安息王朝时期的巴列维语与萨珊王朝(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