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克尔,G.

    特拉克尔,G. :

生于萨尔茨堡一个小康的市民阶层家庭,卒于波兰克拉科夫。特拉克尔从小与母亲并不亲近,深受来自法国的家庭女教师影响,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产生了对法国语言文学的热爱。

1904年开始写诗,加入萨尔茨堡的诗人圈子。1905年开始染上药瘾,于是从中学退学,在萨尔茨堡一家药店做了三年学徒。期间写作了一些戏剧和散文,却始终籍籍无名。1908年发表了第一首诗歌,同年前往维也纳学习药学,开始在维也纳的报纸上发表自己的作品。1910年,父亲的去世和妹妹的离开让他困顿的生活雪上加霜。1912年起,结识了作家K.克劳斯、建筑师A.路斯等,并在半月刊《燃烧者》上稳定地发表诗歌作品。1913年莱比锡的出版社出版他的《诗集》后,他在朋友们的陪同下面对公众做了此生唯一一次演讲,获得了大量的赞誉。然而事业的成功并不能阻止他的药瘾症继续恶化,恐惧和抑郁让他离群索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克尔被征召入伍,在东线充当药物稽查。残酷的战争使他精神崩溃,同年11月,死于可卡因过量导致的心脏麻痹,人们并不知道这是意外还是自杀。1915年,第二部诗集《梦中的塞巴斯蒂安》出版。

特拉克尔是20世纪德语文学中重要的早期表现主义诗人,深受比利时作家M.梅特林克和法国象征派诗人A.兰波的影响。他的诗歌语言形象、优美,表现了当时生活中悲哀、忧郁、令人窒息的末日降临的气氛,并以音乐一般悦耳的诗句表现了梦境般的幻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薄薄的两本诗集,上承诗人F.荷尔德林,下启诗人P.策兰,在德语诗歌的幽暗沉思的传统中,留下自己独特的风格印记。药瘾导致的精神幻觉、战争创伤和与妹妹的情感禁忌,让他的诗歌既有狂迷与热情,又深陷阴郁黑暗中。哲学家L.维特根斯坦称他的诗是“天才的声音”,哲学家M.海德格尔年轻时就沉迷于他的诗,晚年发表了著名论文《诗歌的语言——对特拉克尔诗歌的探讨》,今天的德语诗歌界还有“特拉克尔教派”一说,他的诗被誉为20世纪德语诗歌的王冠。

为您推荐

苔菲,N.A.

苔菲,N.A. : 生于沃伦省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卒于巴黎。父亲是律师,犯罪侦察学教授,《司法公报》杂志的出版人和编辑。母亲是法国人,酷爱诗歌,熟知欧洲文学。姐姐M.A.洛赫维茨卡娅是诗人。苔菲自幼受到良好..

索菲·封·拉罗什

索菲·封·拉罗什 : 生于南德城市考夫博伊伦一个富有市民家庭,卒于美因河畔奥芬巴赫。婚前姓古特曼·封·古特斯霍芬。其女马克西米利安娜是浪漫派作家B.von阿尔尼姆和C.布伦坦诺之母。从小接受严格的..

格纳齐诺,W.

格纳齐诺,W. : 生于曼海姆。高中毕业后先是做自由新闻记者,后担任过几份报刊杂志的编辑。曾在法兰克福的歌德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社会学和哲学。自1971年起成为自由作家。2004年入选巴伐利亚艺术..

赫尔曼,J

克拉考尔,S.

克拉考尔,S. : 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小资产阶级犹太家庭,卒于纽约。1942年,母亲死于泰雷津集中营。克拉考尔大学学习建筑学,同时旁听哲学和社会学课程,由此与社会学家G.齐美尔有了接触,后者的多维视角思想对克..

彼得斯,C.

彼得斯,C. : 生于德国下莱茵州卡尔卡尔。1977~1986年在明斯特教区的一所天主教寄宿中学就读。1988~1994年在卡尔斯鲁厄州立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师从画家、雕塑家H.E.卡里诺夫斯基和G.诺伊泽等人,后成为..

萨伊德·苏尔坦普尔

萨伊德·苏尔坦普尔 : 生于萨布日瓦尔,1959年左右来到德黑兰。到德黑兰后,接触到左翼组织“安纳西塔”剧团的人员,苏尔坦普尔思想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走上左翼革命道路,创作左翼革命诗歌,其诗歌基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