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放情

    白放情 :

生于西加里曼丹深山密林的达雅地区。因父从商,随之到雅加达,就读中学。1979年开始写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另有杂文、游记、诗歌。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春梦》和《梦于沙朗岸》。小说《覆舟山的雾》《看海》等描写的山雾与海景,既有印尼特色,又有深意。

白放情是第五代华人后裔,受过较全面的华文教育,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他从事华文创作的时间不长,却创作了许多艺术水准颇高的中短篇小说。小说题材虽不及其他印尼华文作家宽广,却在爱情小说的创作领域构建了自己的传奇。其小说多表现奇幻又悲伤的本土爱情故事,但从中又能感受到一个华族后裔对华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他笔下的爱情,既寓示发生在印尼的华族的心灵史,又成了华族文化生存的伊甸园。这使他的写作既赢得了本土生存的权利,又没有放弃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

为您推荐

《巴雅尔的哭丧人》

《巴雅尔的哭丧人》 : 出版于1964年。小说集包括8个具有一定关联的短篇故事,讲述巴雅尔这个小乡村中的人的故事。巴雅尔是一个非常贫穷偏远的小村子,处在剧烈动荡变化的时代之外,迷失在宗教狂热与迷信之..

莫赫森·马赫马尔巴夫

莫赫森·马赫马尔巴夫 : 生于德黑兰的贫寒家庭,8岁起就开始当学徒,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和母亲,从事过13种不同的职业。15岁起,莫赫森·马赫马尔巴夫就自己组织游击队,从事反巴列维政权的地下政治活动。17岁时..

马赫穆德·都拉特阿巴迪

马赫穆德·都拉特阿巴迪 : 生于霍拉桑省萨布兹瓦尔市。童年在农村度过,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做过各种各样的杂活,比如放牧、修鞋、剃头、在工厂当学徒等。到德黑兰后先是在一家印刷厂做码字工,后在一家剧院..

高耶姆·马高姆·法罗汉尼

文学的党性

文学的党性 : 列宁于1905年11月发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一文,认为党的宣传出版物要服从党的管控。这成为俄苏文学批评界与文学理论界用来论证文学“党性原则”的源文本。作家同党的关系这一问题,..

艾哈迈德·里达·胡胡

艾哈迈德·里达·胡胡 : 生于阿尔及利亚比斯克拉省的西迪欧克巴市。小学毕业后曾在家乡邮局任职。1934年随家人定居麦地那(今属沙特阿拉伯),以优等成绩毕业于教法学校并留校任教。后前往麦加,因精通阿拉..

伊斯玛仪尔·法希赫

伊斯玛仪尔·法希赫 : 生于德黑兰。父亲是一位小商人,但在伊斯玛仪尔·法希赫刚2岁时就去世了。在完成中学教育之后,法希赫工作了几年,然后离开德黑兰,前往美国求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之后,居住在旧金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