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S.H.

    罗森,S.H. :

生于英国汉普郡朴次茅斯,卒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父亲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母亲在其出生几天后离世。父亲退役之后,前往波士顿任海关官员,携全家常驻波士顿。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父亲被监视居住。1778年,双方交换战俘,父亲携全家返回英国,在美国的财产被全部没收。父亲变卖朴次茅斯的祖产,维持全家生计。

回到英国后,罗森当了一名家庭教师。178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维多利亚》。1791年,出版第二部小说《夏洛特·坦珀尔》,获得巨大成功。但就在这一年,父亲去世,丈夫破产。罗森进入英国演艺界,加入爱丁堡的英国皇家歌剧院剧团。1793年前往美国,加入费城剧团。1796年加入波士顿的联邦大街剧院。后来罗森在波士顿创建了一所女校,活跃于新英格兰的社会各界,积极主张女性教育和女性权利,直到去世。

罗森多才多艺,但一生命运多舛、坎坷离奇。《夏洛特·坦珀尔》插图在各式各样的职业生涯中,每一阶段都充满执着与奋斗,体现了一个知识女性的创造力。她共创作10部小说,6部剧作,以及抒情诗、哲理诗、宗教诗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成功塑造了几十个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角色。她不但开办女校,而且亲自编写6部课本,创作了许多当时流行的歌谣、歌曲,撰写了很多杂文、散文。

罗森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夏洛特·坦珀尔》。这部小说首版于英国,1794年在美国再版,立即成为最畅销小说。后来成为美国19世纪50年代前最畅销的感伤主义小说作品,开创了美国感伤主义小说创作的经典范式。罗森也作为一位曾经是最畅销作品的通俗作家或经典感伤主义小说家被美国文学史提及。

为您推荐

《针冷杉之乡》

《针冷杉之乡》 : 作品以一个来自城里的女作家为故事的叙述人,讲述了她在缅因州一个渔村度过的一个夏天以及她的所见所闻。以她与渔村村民对话交流为主线,反映了农村社群个体之间,乡野与城市之间,耕者或..

西尔科,L.M.

西尔科,L.M. : 生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西尔科拥有拉古纳普韦布洛部族、墨西哥和白人血统。自幼生活在保留地,深受拉古纳普韦布洛文化传统的熏陶,对印第安身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西尔科在新墨西哥大..

萨迦

萨迦 : 萨迦原意是“说”和“讲”,引申为“故事”和“传说”。13世纪前后,挪威人和冰岛人用散文体把过去叙述祖先英雄业绩的口头文学记载下来,加工整理成为萨迦。瑞典也有萨迦,不过数量很少。丹麦则保存..

《艳情光》

《贝姨》

《贝姨》 : 暴发户克勒凡靠做花粉生意发了大财,花天酒地、穷奢极欲,为情妇们一掷千金,甚至追求亲家于洛太太。于洛男爵早年曾是拿破仑军队中的英雄,后来进入政府机关担任高级职务,染上了好色的恶习,70多岁..

《明娜》

《明娜》 : 这是一部以19世纪德国乡村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讲的是在德国求学的丹麦青年海拉德暑假来到乡间小镇,与家庭女教师明娜邂逅并坠入爱河。明娜曾爱上丹麦画家斯提芬逊,但画家并不想娶明娜为妻,却同..

达格曼,S.

达格曼,S. : 生于文化古城乌普萨拉以北的一个村子里,卒于斯德哥尔摩。母亲在他出生几个星期后离开了他,他在祖父母的农庄里长大。这一段童年生活记述在他的几则短篇小说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婚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