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塞尔,L.

    福塞尔,L. :

生卒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位档案员。福塞尔于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52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哲学学士学位。21岁发表处女作诗集《骑士》(1949)。诗集《小丑》(1952)描写生活在原子战争阴影下的渺小无能的人,表现了幻想破灭、无家可归的悲观情调,作品充满伤感情绪,是20世纪50年代瑞典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部诗集的发表使他成为瑞典50年代的重要诗人。60~70年代,诗集《投票》(1964)、《十月诗》(1971)、《企图》(1972)等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其他诗集有《电报》(1957)、《一首爱情诗》(1960)、《可能》(1974)和《歌曲》(1986)等。

福塞尔在创作诗歌的同时也开始创作剧本,有根据希腊悲剧《阿尔克提斯》写的《加冕礼》(1956)、关于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的《疯狂的前额》(1964)、叙述瑞典女王退位前后及离宫出走的《克里斯蒂娜·亚历山德拉》(1968),以及政治剧《玛丽·鲁》(1962)、《资产阶级和马克思》(1970)、《野兔和秃鹫》(1977)等。《爆破者和他的女儿艾沃尔》(1989)是部半自传体的剧本。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剧中对话真实而朴素,是一部表现难以弥合的阶级差别和好心难以减轻痛苦的自然主义悲剧。福塞尔的作品政治色彩浓厚,C.卓别林、列宁等都成为他作品中的人物。

为您推荐

古尔贝里,H.

古尔贝里,H. : 生于南部城市马尔默,卒于斯堪尼亚。曾就读于隆德大学。1936~1950年担任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文学顾问和电台剧务主任。1940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40~1944年在国家戏剧委员会工作,后任瑞典..

戴维斯,R.H.

戴维斯,R.H. : 生于费城,因突发心脏病卒于纽约。父亲是费城《公共资讯报》的编辑、记者;母亲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位于费城的戴维斯故居。戴维斯1882年进入利哈伊大学学习,1884年出版处女作、短篇小..

李德曼,S.

李德曼,S. : 生于北部诺尔兰省一个农民家庭。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人口稀少,景色荒凉,居民与世隔绝,很少到省内其他城市去,贫困的农民为生存而奋斗,这一切日后都成为她写作的素材。李德曼早年学过戏剧,曾获乌..

《阿尼阿拉号》

拉尼尔,S.

拉尼尔,S. : 生于佐治亚州梅肯的一个英国移民世家,卒于北卡罗来纳州波尔克。自幼受家位于佐治亚州梅肯的拉尼尔故居庭的艺术熏陶,喜好音乐,酷爱演奏长笛、小提琴等各种乐器。1857~1861年在奥格尔索普大学..

武尔夫,H.

武尔夫,H. : 生于渔民家庭。高级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参加过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后逃往瑞典,从事报纸编辑工作。20世纪40年代发表描写丹麦工人斗争的小说三部曲《四月的天气》(1942)、《事情就是如此》(194..

科伦德,K.

科伦德,K. : 生于瑞典语区的一个牧师家庭。科伦德毕生为普及芬兰语、繁荣芬兰语文学而不懈努力。1817年在《瑞典文学报》上发表论文指出,芬兰民族诗歌中完全有像《尼伯龙根之歌》这样的英雄史诗,这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