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斯,J.

    霍金斯,J. :

生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在一个以农业和伐木业为主的小镇麦尔维尔长大。这个小镇曾经作过士兵定居点,他很多作品都以这个小镇为原型。他曾就读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毕业后回家乡在中学执教。20世纪70年代后期任西蒙弗雷泽大学和渥太华大学的驻校作家,后在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写作课程。

霍金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迄今已创作了《创造新世界》(1977)、《约瑟夫·伯恩之重生》(1979)、《名誉守护人》(1987)、《无辜城市》(1990)、《麦肯魔力》(1995)、《破碎的大地》(1998)和《距离》(2003)7部小说,《斯比特·德莱尼之岛》(1976)、《巴克利家庭戏院》(1981)和《暴风雨带来的破坏》(2005)3部短篇故事集,以及儿童文学和其他作品。他有多部作品获文学大奖,其中《创造新世界》获吉伯森小说奖,《约瑟夫·伯恩之重生》获加拿大总督奖,《破碎的大地》获不列颠哥伦比亚伊顿图书奖等。

《创造新世界》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爱尔兰传教士带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寻找“伊甸园”的故事,极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第二部小说《约瑟夫·伯恩之重生》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在异国船只和神秘女子到来后所发生的奇异变化,使霍金斯第一次在加拿大文学界获得广泛承认,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他曾辞掉教职,专事写作。《破碎的大地》描写发生在1922年温哥华岛上一个士兵定居点的故事,也是评论界广为称道的历史性小说。

为您推荐

波洛克,S.

波洛克,S. : 生于新不伦瑞克省弗雷德里克顿。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医生。波洛克在魁北克东镇度过了童年时代,后回到弗雷德里克顿。波洛克曾就读于新不伦瑞克大学,1954年因结婚而辍学。20世纪60年代初在..

贝尔坎,A.

贝尔坎,A. : 生于波尔多,卒于巴黎。他最初出版了两个诗集《田园诗》(1775)和《爱情诗》(1776),他的诗作被称为“贝尔坎田园诗”,意思是平庸枯燥。他最引人注目的篇章,是模仿德国讲故事人威斯创作的24卷《儿童..

麦凯,D.

麦凯,D. : 生于安大略省欧文湾。童年在英国康沃尔度过。1966年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硕士学位之后,前往英国威尔士继续深造,1971年获得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学院的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在西安大略大学和新..

龚古尔文学奖

米尔热,H.

米尔热,H.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父亲是兼做裁缝的门房,从外省来到巴黎。米尔热为了结识文艺界的人士而成了莫米斯咖啡馆的常客,并在老师E.鲍狄埃的鼓励下一心从事写作。他后来成为圣彼得堡公共教育部特..

阿特伍德,M.

阿特伍德,M. : 生于渥太华。童年时因父亲从事森林昆虫研究,每到夏天全家都前往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的北部森林,冬天再回渥太华或多伦多,因此她从小就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熟悉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北部的丛..

贝尔尼,F.J.de P.de

贝尔尼,F.J.de P.de : 生于阿尔代什省的圣马塞尔,卒于意大利罗马。贝尔尼从小就进入修道会,成为神学院的学生,但是他对世俗社会更感兴趣,特别喜欢写诗。从《关于懒惰的书简诗》(1735)开始,他写了大量的即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