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温,詹姆斯

鲍德温,詹姆斯 : 小说家、剧作家。生于纽约市,居住在黑人聚居的哈莱姆,曾在布朗克斯区读高中。鲍德温对社会中存在着的种族歧视甚为不满,感到 “我如果在美国呆下去就会死掉”,“只有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才能避开他所处的社会。在理查德·赖特的帮助下,他于1948年去了法国,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他回国后,成为全国争取种族平等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争取实行明智的原子能政策委员会成员。1964年,他成为全国文学艺术院成员。
鲍德温的著作有小说、剧本和散文。他发表了五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到山上去说》 (1953)、《乔瓦尼的房间》(1956)、*《另一个国家》(1962)、《去见那个人》(1965)、《告诉我火车开走多久了》(1968)、《假若比尔街会说话》(1974)。剧本《黑人怨》(1964) 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获得好评。主要散文集有《土生子札记》(1955)、《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和《街上没有名字》(1971)。
鲍德温作品的重要主题是探索身分问题,从宗教、自我、城市和种族问题诸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他早年从事宗教事业的经历为他后来的一些作品提供了创作素材。《到山上去说》写哈莱姆青年约翰·格兰姆斯和母亲、继父等人的思想危机和宗教危机,从而阐明性、种族和宗教如何影响信仰者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使人回避社会现实,甚至成了压迫人的一种手段。他在剧本《祈祷的角落》(1955)中,通过写一个虔诚的女传道士爱自己的小教堂胜过爱自己的丈夫的故事,进一步对宗教进行了抨击。鲍德温暗示,要实现自我,必须放弃宗教。他早期发表的一些散文、短篇小说和《乔瓦尼的房间》都探讨了寻找自我主题。《到山上去说》和《乔瓦尼的房间》写的是社会问题,但它们的重点是放在心理冲突上。《另一个国家》以城市(即纽约)为背景,写到处都有仇恨、腐化和堕落,这注定了人物的悲惨命运,其中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在冗长的第一章中就自杀的黑人爵士音乐演奏者。
鲍德温几乎在他所有的著作中都触及到了种族问题和种族主义问题。他年轻时曾一度采取不介入的态度,后来从泛泛地争取民权的斗争转向争取黑人权利的斗争。《下一次将是烈火》 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种族问题的严重性。《黑人怨》表达了更为强烈的种族仇恨情绪和渴求变革的愿望,在对待种族问题上,从主张非暴力到认为暴力是黑人进行自卫的合法手段是作者思想上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在《告诉我火车离开多久了》中的黑人民主主义者克里斯托弗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鲍德温近年还写过电影剧本、电影评论和一部儿童文学读物,都无法跟过去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从他的全部作品来看,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位举足轻重的黑人小说家,也是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为您推荐

巴里,菲利普

巴里,菲利普 : 剧作家。生于纽约州罗彻斯特市,就读于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是乔治·贝克教授的“47戏剧创作训练班”上的一个成员。他一度在美国驻英使馆当外交官,从1922年起专事戏剧创作。巴里是美国绝无仅有的几个高雅..

巴塞尔姆,唐纳德

巴塞尔姆,唐纳德 : 小说家。生于费城。他曾在美国军队服役,后定居纽约。巴塞尔姆是一位“黑色幽默”作家。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回来吧,卡利加里博士》(1964)中的许多篇是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荒诞不经的故事,多发表在..

巴恩斯,朱娜

巴恩斯,朱娜 : 女小说家、剧作家。生在纽约市,成年后在纽约当过新闻记者,是同行剧院的创始人之一。她在二十年代初期演过托尔斯泰等人的剧作,1931年后成为职业作家兼艺术家。她曾在巴黎和伦敦居住多年,是美国全国文学..

黑山学院

黑人文学

黑人文学 : 美国黑人文学起源于黑人奴隶歌曲,这些歌曲,不论是悲歌还是民歌,倾诉了黑人背井离乡、沦为奴隶的痛苦心情。书写文学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以后陆续增多。表现形式先是诗歌,再是小说。作者多数是已经..

比尔斯,安布罗斯

比尔斯,安布罗斯 : 小说家。生于俄亥俄州一个农民家庭。他参加过南北战争。战后,几乎是全靠自学成材的。他开始从事新闻事业,当记者和编辑。他在旧金山当专栏作家时写的文章,不仅情趣横溢、语言辛辣,而且多是暴露私生..

本奇利,罗伯特

本奇利,罗伯特 : 幽默作家。生于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毕业。他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先任《名利场》杂志的总编辑,继而又为《生活》和《纽约人》写戏剧评论。在现代美国的幽默作家中,他是最长于嬉笑谐谑的一个。他擅长写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