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文学 : 美国黑人文学起源于黑人奴隶歌曲,这些歌曲,不论是悲歌还是民歌,倾诉了黑人背井离乡、沦为奴隶的痛苦心情。书写文学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以后陆续增多。表现形式先是诗歌,再是小说。作者多数是已经获得自由的黑人,他们倾吐黑人奴隶的痛苦,控诉蓄奴制的罪恶。南北战争前后,以道格拉斯 (1817-1895)为首的黑人作家提出废除蓄奴制、争取黑人人权的要求。黑人文学的战斗性增强。南北战争后出现的诗人*邓巴、小说家*切斯纳特在艺术上更为成熟,前者想象丰富,表现含蓄,后者揭露了战后南方种族歧视的状况,但对白人统治者又存有幻想,反映了黑人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人文学更趋成熟。拉尔夫·*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散文,均已达到第一流文学的水平。他们对种族不平等的抗议采取了更细腻、更深刻的表达方式。他们希望人们认识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这个时期里,女诗人格温多林·*布鲁克斯的诗得到普遍好评。女剧作家洛雷因·*汉斯贝里的《太阳下的一粒葡萄干》(1959)首创了黑人戏剧在百老汇上演的记录。
六十年代以来,从事写作的黑人作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这个新的动向在两个重要方面与哈莱姆文艺复兴不同: 首先,大量作品的基调和题材都是分离主义的和政治性的;其次,它的作家豪迈地表示蔑视传统的或主流派的美学和文学标准。紧接着六十年代中期的大城市黑人区暴动,一种全新的诗歌诞生了——诗体新、内容新、着重点也新。写新诗的人年轻、有才华、善于讽刺,是献身斗争的志士。他们的精神与美学领袖是勒鲁瓦·*琼斯。对琼斯及其追随者来说,黑人的一首诗不仅是美的作品,而且也是激烈的政治声明,目的在于推进政治和社会的革命事业。在小说方面,崛起了几个新的年轻的短篇小说家,他们中最有前途的是约翰·威廉斯。在戏剧方面,每个新的黑人剧作家都试图概括和记录时代。他们的剧作深入到黑人生活的污泥浊水中,有的写城市黑人区,有的写农村黑人区,或者南方小镇的黑人区。这群剧作家中的佼佼者是阿米里·*巴拉卡。他的剧作《盥洗室》、《奴隶》、《荷兰人》、《黑人弥撒》和《奴隶船》反映了他称之为革命戏剧运动的 “偶像学”。他宣称他的目的是强行改变,用“黑色巫术” 的办法扫除仇恨和丑恶,恢复良知。总的来说,近年来的黑人文学的特点是题材空前广泛,用文学形式对美国黑人现状提出抗议的声浪逐渐高涨,已由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的调和的呼声变成六十年代末的黑人分离主义的战斗号令。这种新的黑人的战斗精神,大大地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