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雷尔,詹姆斯·T. : 小说家。生于芝加哥南区一个信天主教的清贫的工人家庭里,这个地区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背景。他曾做过秘书、推销员和报社记者。他的第一个三部曲*《斯塔兹·朗尼根》包括: 《少年朗尼根》(1932)、《斯塔兹·朗尼根的青年时代》(1934)和《最后审判日》(1935)。它们通过对一个年轻主人公的短暂的一生 (二十九岁便夭折了)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精神空虚,家庭、学校和教堂等都在崩溃,最后出现了德莱塞式的悲剧结尾。法雷尔的另一重要著作是《丹尼·奥尼尔》五部曲: 《我从来没见过的世界》(1936)、《一颗星也没有失去》(1938)、《父与子》 (1940)、《我发怒的日子》 (1943) 和 《时代的面貌》(1953)。它们主要是写丹尼·奥尼尔为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勇敢地冲破旧习惯势力的束缚,跳出芝加哥圈子,去纽约市做了作家,这里含有自传成分。《伯纳德·卡尔》三部曲:《伯纳德·克莱尔》 (1946)、《中间的路》(1949)和《另外的水域》(1952)跟“奥尼尔” 系列小说是一脉相承的,写芝加哥的一个爱尔兰工人的故事,他为了实现自己进入文学界的宏大理想,跑到了纽约市来闯荡世界。主人公卡尔跟朗尼根和奥尼尔有许多共同点,但卡尔三部曲缺乏他早期以芝加哥为背景的小说的坚实生活基础,不过也有自己的特点,绘影绘声地描写了三十年代纽约市左翼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花了大量笔墨探讨了艺术家跟社会的关系。这三套书奠定了法雷尔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
法雷尔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之外,还写了大约二百五十篇中、短篇小说和一些文学评论文章。1963年,他又开始写另一套系列小说《时间宇宙》,其中的第一部《历史的沉默》 已出版,主要是探讨艺术家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继续揭示人类的真实生活状况。
法雷尔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小说中的人物置身于现实主义的城市背景上,刻画细腻,真实可信。在他的小说中已经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即芝加哥南区已成为法雷尔小说中的信天主教的爱尔兰移民的世界。他写普通人生活,特别在写反映城市移民后裔生活题材方面的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