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约翰 : 小说家。生于纽约市,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后在底特律大学等校执教。他的小说富有哲理意义,道德寓意深邃,经常运用“意识流”手法和 “封闭式” 的心理描写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复活》(1966)写一位哲学教授临死前夕回到了他童年时代住过的地方。《镍矿山》(1973)是一部田园小说,主题探讨“人活着是为什么” 这一深奥的哲理问题,书中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通过对几个不同类型人物的语言、行动诸方面的客观描写,让人们感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自己作出结论。《十月之光》(1976) 被评为美国1976年最佳小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使他从此驰名文坛。这部小说采用小说套小说的形式,通过对比通俗作品和严肃作品,讽刺了当前美国通俗读物泛滥成灾的现象。专著《论道德小说》(1978)强调小说应有道德寓意,应有能鼓舞人向上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使一些后现代派作家深感不快。其他作品还有《格伦戴尔》(1971)、《国王的印第安人》(1974)、《活的艺术》(1981)等。1982年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朱克尔森的幽灵》和《特殊用途》十分引人注目。《朱克尔森的幽灵》写一位中年哲学教授因精神苦闷而陷入酗酒、玩女人以至行凶犯罪的不可自拔的泥潭之中,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知识分子的内心空虚,深刻地揭示了一些哲理问题。1982年因车祸去世。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