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兰斯顿

休斯,兰斯顿 : 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生于密苏里州乔普林,童年是在西部地区的小镇上度过的。他成年之后当过教师、农民、水手和夜总会厨师。当他在华盛顿一家旅馆当餐厅侍者时,有幸跟诗人维切尔·林赛结识,在他的启导下才慢慢涉足文坛。他还当过《非洲裔美国人报》周刊记者、《保卫者报》和《邮报》专栏作家、大学客座教授和驻校诗人,创建了纽约市哈莱姆提箱剧院和洛杉矶黑人剧院。
兰斯顿·休斯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他的诗大致可分为三类:黑人民歌、种族问题抗议诗和争取种族平等权利的诗。黑人民歌、不同类型的爵士音乐和福音赞美诗的影响使他的诗风和题材别具一格。《消沉的布鲁斯舞曲》(1926 )是这类诗的代表作。休斯诗中的抗议呼声虽不及其他一些知名黑人作家那么响亮,但他的笔锋是十分犀利的,提的问题也很尖锐。《我也要》和《让美国恢复原样》等诗表达了渴求种族平等的愿望。《铜痰盂》、《房东之歌》等诗反映了种族主义社会里黑人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黑人姑娘之歌》刻画了一位黑人姑娘在自己的情人受迫害时的心情,全诗哀婉动人,悲凉凄怆。《母与子》和《黑人母亲》等诗表达了黑人对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渴求。他的诗歌集有《给犹太人的好衣服》(1927)、《梦乡人》(1932)和《哈莱姆的莎士比亚》(1942)等。
休斯是在诗歌上取得成就之后才开始写小说的。长篇小说有《不是没有笑声》(1930)和《坦博伦斯飞黄腾达》(1958)。六十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在《白人的行径》(1934)和《破涕为笑》(1952) 等集子里。他还写了一些剧本,两幕剧《混血儿》(1935)在三十年代上演时就十分成功,表明他已在戏剧界里锋芒毕露,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个有影响的黑人剧作家。休斯的作品写黑人题材,反映下层人的生活状况。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为您推荐

《看不见的人》

《看不见的人》 : 拉尔夫·*埃利森的长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一个无名的黑人叙述者居住在纽约市的一个被强光照得通亮的地窖里,但跟他联系的任何人都看不见他。原来他来自美国南方,在上高中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

英奇,威廉

英奇,威廉 : 剧作家。生于堪萨斯州。他写过艺术评论,曾在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执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十五年期间,他写了不少剧本,其中有四个是比较好的。《回来吧,小谢巴》(1950) 是他的成名作,写迪莱妮家中..

亨特,克里斯丁

亨特,克里斯丁 : 女小说家。生于费城的黑人家庭。她以当专栏作家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她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以便继续她的创作事业,现在在她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英文系任教。亨特的作品主要是写黑人题材..

《人间喜剧》

詹姆斯,亨利

詹姆斯,亨利 : 小说家。生于纽约市一个有教养的家庭,父亲亨利和哥哥威廉都是哲学家,威廉还是实用主义创始人。父亲希望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世界公民”,1855年携眷去欧洲居住。1862年,詹姆斯进哈佛法学院攻读。他感到..

琼斯,勒鲁瓦

琼斯,勒鲁瓦 : 剧作家、诗人、小说家。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他教过书,做过杂志编辑,创建了哈莱姆黑人艺术剧院,在六十年代里是一位活跃的黑人运动领袖,曾任非洲人民代表大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美国黑人政治代表大会..

约瑟夫森,马修

约瑟夫森,马修 : 文学评论家。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他是二十年代“迷惘的一代”派成员之一,参与编辑多种杂志,后任《新共和》周刊助理编辑,受超现实主义影响很深,但在三十年代里跟其他作家一样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