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达》

《马尔达》:

[波]E.奥若什科娃着。金锡嘏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版。14万字。以19世纪70年代波兰的城市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女主人公马尔达出身于小贵族家庭,她起初在父亲的家里,后来在做官的丈夫身边受到保护,度过了一段衣食无虑的生活。然而,突然的变化——父亲和丈夫相继逝世——立即把她推到了无情的现实面前。她被迫外出谋生。由于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能力,再加上社会上的习惯势力又对妇女参加工作设置了种种障碍,使她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在饥寒交迫中,她只好去偷窃,遭到警察的追捕,最后惨死在车轮下。马尔达虽然不是一位劳动妇女,但她的遭遇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向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为您推荐

《比安基动物小说选》

《比安基动物小说选》:[苏]维塔利·比安基着。张浩等译。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3月版。6.4万字。作者为苏联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被誉为“苏联博物儿童文学的典范”。本书包括《沃格夫大叔打狼记》、《音乐家》、《双..

《河上的灯火》

《河上的灯火》:[苏]尼·杜波夫着。任溶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8月版,1990年1月版。8.6万字。中篇儿童小说。写生活在大城市的小学生柯斯嘉,到管理河上浮标的舅舅那里去度假。他一心想干大事业,轻视平凡劳动,也看不起舅..

《柯诺普尼茨卡短篇小说集》

《柯诺普尼茨卡短篇小说集》:[波]M.柯诺普尼茨卡着。施有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版。20万字。收入短篇小说10篇。《撬门窃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瘦马》借一个小孩讲述故事,他的爽直..

《列夫·托尔斯泰故事集》

《辽恩卡流浪记》

《辽恩卡流浪记》:[苏]班台莱耶夫着。家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版。32万字。写作者的童年生活。主人公辽恩卡的童年几乎是在战争中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父亲死在外乡。十月革命期间,他又和母亲在白卫军..

《前哨》

《前哨》:[波]B.普鲁斯着。庄寿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9月版。21万字。小说反映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波兰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德国移民而引起的农村中的阶级分化。中农斯利马克的土地..

《诺索夫中短篇小说集》

《诺索夫中短篇小说集》:[苏]尼·诺索夫着。鲁林等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6月版。21.6万字。收入中篇小说2篇,短篇小说22篇。中篇小说《少先队员的日记》写主人公科里亚在暑假里和同学们一起养蜂,因出了乱子而气馁,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