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宛达哇》

《郑宛达哇》:

达普巴编着。青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8月藏文版。11.1万字。初稿成于清代中期。解放前,青海互助佑宁寺曾雕版刊行。系藏族传统八大藏戏之一。主要讲述古印度婆罗那斯国天真善良的王子郑宛达哇,幼年笃信佛教,喜爱幻术,修炼迁识夺舍法。因受奸臣拉尕阿那的诱骗,王子的“灵魂”变作一只杜鹃在山林为鸟兽说法,修成正果。奸臣窃夺王位,欺压百姓。后来,富有正义感的杜鹃驱逐邪恶的奸臣,重使国泰民安。用对话方式,阐释佛教因果循环、命由天定的教义。

为您推荐

《闹房》

《闹房》:济南市吕剧团集体改编。于廷臣等执笔。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版。5万字。吕剧剧本。王天保自幼与李海棠订婚。后来王家逐渐贫寒,而李家却越来越富,两家门第已有很大悬殊。海棠是个有见识的姑娘,她知道天保有..

《搜书院》

《搜书院》:广东粤剧院整理。外文出版社1958年8月英文版。3万字。粤剧喜剧。叙述中国海南岛流传的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镇台府的丫环翠莲因不堪虐待,女扮男装,逃至琼台书院,得到书生张逸民庇护。这一对青年人的深情重义感..

《父子恨》

《父子恨》:仙游县编剧小组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59年11月版。3.4万字。莆仙戏剧目。郑司成与叶氏少时相爱,因家庭阻挠未能成婚。后叶氏另嫁施家,两人私通,生下一子佾生。施佾生高中状元后,请旨旌表母亲贞节,并衣锦还乡完婚。..

《借亲配》

《墙头记》

《墙头记》:山东省鲁剧研究院艺术室集体讨论。张秋潮执笔。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版。12万字。吕剧剧本。根据蒲松龄俚曲《墙头记》并参照山东淄博市五音剧团演出本《二子争父》改编。张木匠因年老体弱不能劳动,由两..

《湖南地方戏曲选》

《湖南地方戏曲选》:湖南人民出版社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4月版。12.2万字。选辑在湖南发掘整理的9个优秀剧目:《拜月记》(长沙湘剧高腔)、《昭君出塞》(祁剧高腔)、《拨火棍》(长沙湘剧弹腔)、《祭头巾》(常德湘剧高..

《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戏曲剧本选》

《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戏曲剧本选》:上海十年文学选集编辑委员会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2月版。70.5万字。2册。收自1949年至1959年间上海地区剧作者的戏曲作品17部:沪剧《罗汉钱》、《黄浦怒潮》、《星星之火》、《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