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1981年2月版。15.4万字。收入作者有关艺术形象、典型以及形象思维的文章12篇。集中探讨了艺术形象的本质、艺术典型的内涵,阐述了形象思维学说的发展沿革、本质特征,并从形象与形象思维的关系、生活与形象思维的关系、艺术构思与形象思维的关系以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资料丰富,论据充足,说理透彻,有很多精辟见解,学术价值较高。
《形象与典型》
《形象与典型》:
蒋孔阳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1981年2月版。15.4万字。收入作者有关艺术形象、典型以及形象思维的文章12篇。集中探讨了艺术形象的本质、艺术典型的内涵,阐述了形象思维学说的发展沿革、本质特征,并从形象与形象思维的关系、生活与形象思维的关系、艺术构思与形象思维的关系以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资料丰富,论据充足,说理透彻,有很多精辟见解,学术价值较高。
出版时间:1985-10 典型 : 又叫典型性格、典型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典型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从典型..
出版时间:1985-10 典型环境 : 环境是指围绕人物的、形成其性格的、并驱使其行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是人物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和具体生活环境的统一。典型环境是指典型人物所处的、形成典型人物性格并驱使..
出版时间:1985-10 典型化 : 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反映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包括概括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典型化与形象化的方法原是一致的,只是典型化对概括化和..
《形象与典型》:蒋孔阳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1981年2月版。15.4万字。收入作者有关艺术形象、典型以及形象思维的文章12篇。集中探讨了艺术形象的本质、艺术典型的内涵,阐述了形象思维学说的发展沿革、本质特征..
《文艺典型系统引论》:李希贤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28.7万字。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作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典型”的对象论、典型创作论、典型人物本体论、典型研究史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