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象征论》

《文艺象征论》:

副名:关于艺术本质的一种理解。林兴宅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16.6万字。分上下两篇,共10章。上篇(前5章)从艺术的永恒性谈起,阐述“象征”的概念、文学与象征的关系,说明“象征”是艺术审美的特殊本质,围绕“象征”这一核心范畴,建构“文艺象征论”的理论框架;下篇(后5章)通过对“象征意蕴”、“艺术的空白”、“特征图式”的分析,阐明艺术作品的象征性及其价值形态和价值本原,并运用“象征论”对《离骚》和阿Q性格进行分析,论证艺术的生命在于象征。作者认为,艺术是人的生命的象征,它以巧夺天工的审美结构不断激发人们的情感和经验的表现而获得自身的生命力。

为您推荐

象征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象征主义 : 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分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及现代文学的各种..

《象征派诗选》

《象征派诗选》:孙玉石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21万字。“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之一。收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蓬子、胡也频等9位象征派诗人的诗作156首,反映该派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点。..

《文艺象征论》

《文艺象征论》:副名:关于艺术本质的一种理解。林兴宅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16.6万字。分上下两篇,共10章。上篇(前5章)从艺术的永恒性谈起,阐述“象征”的概念、文学与象征的关系,说明“象征”是艺术审美的特殊..

《文艺学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杨治经等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7月版。24.8万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及其文艺理论,考察分析中国新时期的文艺实践及理论问题,如文学的主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艺术的民族..

《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

《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陆梅林等主编。重庆出版社1991年10月版。161.6万字。2册。选收1979-1990年在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艺学、美学的论争文章150篇。分题编选,一题一辑,共13辑:关于文艺学方法论;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学方法概论》

《文艺学方法概论》:陈鸣树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版。39.3万字。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探讨文艺学方法论的本体内涵,认为文艺学研究的是文学,其方法论的本体内涵,应当是文学本性的展开。文学的本性是多重性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