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斗、孔范今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31万字。论述柳青小说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分3章。第一章“早期和中期的创作”,论述《种谷记》和《铜墙铁壁》的创作情况。第二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史诗——《创业史》”,从思想深度、主要艺术形象分析、突出的艺术成就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史诗性作品。第三章“柳青的创作道路”,是对柳青的总结性研究。
《柳青创作论》
《柳青创作论》:
徐文斗、孔范今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31万字。论述柳青小说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分3章。第一章“早期和中期的创作”,论述《种谷记》和《铜墙铁壁》的创作情况。第二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史诗——《创业史》”,从思想深度、主要艺术形象分析、突出的艺术成就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史诗性作品。第三章“柳青的创作道路”,是对柳青的总结性研究。
《创作的思考》:谢俊华等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5月版。30万字。选入文学评论论文38篇。其中有关于当代文学创作规律、方向、本质问题的文章,如思基的《一条历史的大河》、李树谦的《以活生生的生活来吸引人》、王..
《创作回忆录》:巴金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月版。9万字。为“新文学史料”丛书之一种。作家将《春天里的秋天》、《长生塔》、《第四病室》、《海的梦》、《神·鬼·人》、《龙·虎·狗》、《火》、《还魂草》、《..
《茅盾的创作历程》:庄钟庆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7月版。20万字。分16章,阐述茅盾60年漫长而曲折的文学创作历程。前两章,从1896至1925年,介绍茅盾的青少年时代及他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从倡导“为人生”的文..
《生活·创作·修养》:丁玲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版。29万字。收集作者80年代前的文章79篇。按内容大体分为4部分:《我的创作生活》、《关于〈杜晚香〉》等文学理论、创作杂谈;《略谈改良评剧》、《我读〈东方〉》..
《新诗创作论》:骆寒超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版。32.5万字。对1919-1949年新诗创作格局进行系统的考察研究。由上篇主题思路(分忧患论、超越论两章)、中篇组织结构(分运思论、陈情论两章)和下篇传达技巧(分语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