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渐着。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10万字。将东汉建安时期作家的家世、事迹、信仰、交游及其诗文编年等方面进行探讨。考证建安作品中的有关历史事实,分析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从微观求其奥义,从宏观瞰其规律,从中总结出文学高潮到来的3个条件,认为建安文学的发展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否定郭沫若将它归功于曹操一人的论点。附录有关论文数篇。
《建安文学编年史》
《建安文学编年史》:
刘知渐着。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10万字。将东汉建安时期作家的家世、事迹、信仰、交游及其诗文编年等方面进行探讨。考证建安作品中的有关历史事实,分析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从微观求其奥义,从宏观瞰其规律,从中总结出文学高潮到来的3个条件,认为建安文学的发展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否定郭沫若将它归功于曹操一人的论点。附录有关论文数篇。
《建安文学编年史》:刘知渐着。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10万字。将东汉建安时期作家的家世、事迹、信仰、交游及其诗文编年等方面进行探讨。考证建安作品中的有关历史事实,分析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从微观求其奥义,从宏观..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郑振铎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版。68万字。平装2册,精装1册。收125篇论文。包括专集和散见于报刊的文章及未刊稿,作者自编《中国文学研究》已收者不录。内容涉及文学史、诗歌、小说、戏曲..
《古典文学辞格概要》:姜宗伦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22万字。论述比喻、借代、比拟、摹状、警句、双关、对偶、连珠、回文、层递等21种修辞格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修辞格的..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张少康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27万字。分5章。第一章“论艺术构思”,包括虚静、神思、感兴、物化;第二章“论艺术形象”,包括物象与意象、神用象通与拟容取心、隐秀、艺境;第三章“论创..
《刘大杰古典文学论文选集》:刘大杰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版。16.6万字。收入作者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的论文24篇,从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典文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其中,《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形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