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编选小组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29.3万字。论文集。围绕“丁玲与中国新文学”的中心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分3部分:一、论述丁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丁玲作品的研究;三、丁玲文学思想的阐释。作者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作了新的探求,各具创见。一些论文还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新的艺术价值判断,拓展了丁玲研究的思维空间。
《丁玲与中国新文学》
《丁玲与中国新文学》:
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编选小组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29.3万字。论文集。围绕“丁玲与中国新文学”的中心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分3部分:一、论述丁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丁玲作品的研究;三、丁玲文学思想的阐释。作者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作了新的探求,各具创见。一些论文还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新的艺术价值判断,拓展了丁玲研究的思维空间。
中国新文学大系 : 中国现代文学系列选集。赵家璧主编。1935年至1936年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80年起上海文艺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赵家璧(1908— ),笔名筱延,上海松江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次年参加上海良..
出版时间:1992-12 新文学运动 : 二次大战后缅甸文学界出现的文学改革新思潮。1946年,缅甸作家达贡达亚在他主办的《星》杂志创刊号上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应有所创新,并且提出了新文学的口号。但与此同时..
《新文学的心理分析》:李继凯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版。15万字。系统考察文学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文学表现对象心理、作家心理、读者心理之间的交流。认为无论什么景观或人生体验,只有进入了具有审美创造功能的..
《东北新文学论丛》:张毓茂着。沈阳出版社1989年3月版。17.2万字。共收文章23篇。分2部分。第一部分强调应重视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的研究,有《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以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为例》、《“文化报事件..
《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王锦厚着。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22万字。分8章。论述“五四”新文学与印度文学、日本文学、被损害民族文学(包括北欧、东欧、南美)、俄苏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