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集》

《建安七子集》:

孔融等着。俞绍初辑校。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25.3万字。合建安时期的7位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刘桢的作品为一集,人名一卷、是为七卷。卷中依诗、赋、文的顺序分类排列,类下篇目大体按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编次,每篇诗文均一一标明出处。所据底本有《文选》、《玉台新咏》、《玉烛宝典》、《韵补》、《三国志》等26种,校以冯惟讷《古诗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并搜集了一些前人未录的七人佚文。书后附有《建安七子佚文存目考》、《建安七子杂着汇编》、《建安七子着作考》和《建安七子年谱》。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为您推荐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称谓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是李白在《古风》其一中的诗句,他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对“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提出批评。因此,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就成为他振起诗道的革新手..

魏“建安七子”(诗歌)

魏“建安七子”:建安时期孔融(153—208)、阮瑀(192—212)、应玚(?—217)、陈琳(?—217)、刘桢(?—217)、徐干(171—217)、王粲的并称。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是“建安风骨”的核心。他们同居邺中,继承《乐府》的传..

建安版画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 :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

建安余氏

建安余氏 : 中国古代著名坊肆刻书家族。   该家族世居福建建安县崇化坊书坊镇,由北宋至明代,累世从事雕版印刷事业。传世的宋刻本中以余仁仲万卷堂最有名,刻有《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尚书精义》、《礼记..

建安书业

建安书业 : 中国宋、元、明时期雕版印书业的中心之一。   福建建安、建阳两县地处闽北武夷群山之中,盛产竹木,所出纸张适宜雕版印书。建阳县麻沙镇一带多榕树,木质松软,是雕版的最佳材料。从宋代起,麻沙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