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宽恕与赦免:主要指上帝主动消除人类与他的隔阂,忘记他们的罪行,打开和解与同盟之门的行为。“宽恕”也可用于人与人之间。宽恕他人的信念是基于上帝对人类的态度:既然上帝能宽恕我们,我们对他人也采取同样的态度。
《旧约》中,人们通过祭祀形式可获得赦免。先知们常说,上帝希望人类请求宽恕,上帝也愿宽恕于人。但由于片面理解为祭祀就能获得宽恕,以色列人变得无所顾忌。先知们认为,只求形式而不求行为上的改变,这种祭祀本身不能赦免罪过。有罪的人应诚心向上帝请求宽恕,而祭祀不过是对接受宽恕的感恩的表示。
《新约》里上帝宽恕与赦免的仁慈藉着基督的所作所为向人类展示出来。上帝从前由于人类的罪孽与我们断绝了关系。宽恕的结果是恢复人与上帝的关系。耶稣要人们宽恕他人。宽恕他人即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上帝的宽恕。彼得曾问耶稣,我们应该宽恕别人多少次,7次是否足够了,而耶稣却教导他应宽恕70个7次。
为您推荐
出版时间:2009-12 他请求神的赦免 [埃及]《亡灵书》 : 啊你,催发了“时间”的飞腾的翅膀,
你一切生命的神秘中的居留者,
你,我所说的一切言语的保护者——
瞧呀你为我,你的儿子,感到羞愧;
你的心充满了愁苦与羞..
[圣经]赦免:权威人士减罪或免罪的行为。赦免本属法制范畴,但它在《圣经》中也有相应的含义。在圣经时期,人们受上帝律法管辖。如果违反了律法,就犯了罪。
《旧约》教导说,上帝只要人们忏悔过错,表达改过的愿望,就会立..
[圣经]不可宽恕的罪过:该语源自耶稣故事。耶稣治好了一个病人(上帝的行为),犹太首领们去斥责他是魔鬼附体,才有这种能力。这种将上帝的拯救行为与撒旦的行为混为一谈的说法,被耶稣称为“不可宽恕的罪过”。..
[圣经]坑:泛指陷阱或地窖。亦译作“井”。《出埃及记》中说:“如果有人忘记了把井口盖上,或挖井的时候不把井口盖好,以致有牛或驴掉进井里丧生,井的主人就要赔偿牲畜的主人。”这是一条法律。由此,“坑”常用来作比喻,..
[圣经]拉麦:《旧约》人名。1.亚当之子该隐之后代,他对妻子说:“我杀壮士却伤自己,我害幼童却损本身”,以此对以牙还牙的古老律法表示蔑视。2.亚当之子塞特的后代,挪亚的父亲,182岁生挪亚,活到777岁。..
[圣经]旧品性:保罗几次用“旧品性”来描述人们在皈依耶稣前的状况。他说旧品性已和基督一块被钉在十字架上“摒除”,与追随耶稣的新的生活方式取得一致。旧品性与基督里的新生活的对比强调了决心追随耶稣之人在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