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耶稣受审:指耶稣所受到的一系列审讯,这些审讯和犹太司法制度、罗马司法制度都有关。当时,罗马政府允许地方在有限范围内按自己的法制行事,但没有判处极刑的权力。犹太宗教领袖们控告耶稣犯了亵渎罪,按犹太法律当处死刑,但在罗马的非宗教法制中却没有亵渎罪。犹太人为了说服罗马法官,就只好寻找别的罪名。
审判前犹太首领们就下定决心要处死耶稣。初审选在夜里进行,他们希望那时耶稣的支持者都已入睡,不可能反对他们。犹太人的审判分三个阶段。耶稣第一次是当着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亚那的面受审,然后是大祭司该亚法的非正式盘问,最后是犹太最高法庭的正式审判。整个审讯过程直接违反了犹太法律的若干条款;1.涉及死刑的审判必须在白天进行;2.四处诱使人作假证,违反使用公正陪审员的原则;3.被告人的供词不能用来为本人定罪;4.对被告人不能动刑。
犹太法庭给耶稣定罪后,又将他送交罗马法庭判决。耶稣在罗马法庭被提审三次。第一次是在彼拉多面前受审,然后彼拉多又将耶稣送交希律安提帕,而他又将耶稣送还彼拉多。犹太人知道彼拉多对他们所谓的亵渎罪不以为然,于是就正式指控耶稣犯了诱惑人们堕落、偷税、自称为王等罪行。彼拉多几次尝试使用法律手段来阻止犹太人判处耶稣死刑的企图,可都无济于事。犹太社会威胁要向凯撒弹劾彼拉多,彼拉多只好向他们屈服,任凭犹太人处置耶稣。
为您推荐
[圣经]以弗的:祭司所穿圣衣,后来也成为其他信徒在崇拜上帝时的衣着,实为无袖背心,用金、紫、蓝、红四色精织而成。肩带上有两块刻有以色列十二个儿子(以色列十二支)的名字的红宝石,用以纪念以色列民众。穿时用一条精美..
[圣经]夜:从日落到日出的一段黑暗时期。夜常用来与白天对比。一夜分为三更。《弥迦书》将夜看作灾难的象征。在《以赛亚书》中,夜则代表祝福。《约伯记》中将夜看作是恐惧、焦虑的时刻。
到耶稣时期,夜分为更和小时。..
[圣经]以马忤:耶路撒冷以北七英里外一小城镇。耶稣复活后,他的两个门徒在那儿见过他现身,耶稣将《圣经》上有关他自己的记载,从摩西的律法书开始,一直到先知书,都一一向他们解明。以马忤这个地名在《圣经》中仅提到一..
[圣经]犹大·马卡比斯:犹太人,后成为反叙利亚王安提奥克斯四世的武装起义领袖。安提奥克斯不准犹太人献祭,企图铲除犹太祭拜(前167年)。马卡比斯家族杀了一个叙利亚宫廷军官后逃进山中避难。他们迅速集合了一支反抗安..
[圣经]音乐: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器乐和声乐。世俗音乐和圣乐在古人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音乐给宗教敬拜活动增加灵感,使劳动和游戏充满快乐,在哀伤中给人以安慰,在民族危难时团结人民去争取胜利。
《圣经》中提到音..
[圣经]伊多姆人:伊多姆王国的居民,以智慧过人而著称。伊多姆以农业经济为主,穿过境内的商旅之路为该国带来了繁荣。但当该国对这些商旅路线失去控制时,伊多姆人也就从文明走向了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