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担》

《一千八百担》:短篇小说。作者吴组缃,发表于 1934 年《文学季刊》创刊号。《一千八百担》塑造了宋柏堂、子寿、子渔、叔鸿、松龄、步青等一系列地主群像。小说的描写集中在宋氏家族的一次聚会上,让众多的人物围绕着一千八百担稻谷这个中心事件,展开了一场饶有趣味、针锋相对的斗争。作者以敏捷而细致的笔锋,通过宋氏子弟们的谈话,勾划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情态、心理活动,巧妙地反映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深刻地展示了农村破产的复杂现实,具有较高的现实主义成就,是当时一篇颇有影响的优秀作品。

(杨世谷)

为您推荐

《果园城记》

《果园城记》:短篇小说集。师陀著。1946 年出版。由 18 个既独立又有某种联系的短篇组成。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小城”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特别着重刻画了小城中二三十年间兴衰变化的各类..

《红日》

《红日》:长篇小说。吴强著。完成于 1957 年。小说通过沈振新、丁元善所率领的一个军的战斗经历,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的历史面貌。从 1946 年秋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开始写起,中经 1947 年 2 月的莱..

《欢笑的金沙江》

《欢笑的金沙江》:长篇小说。李乔著,写于 1955 年。作品分《醒了的土地》、《早来的春天》、《呼啸的山风》三部。在解放战争中被击溃的国民党残余逃入凉山,制造民族矛盾,破坏民族团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彝族人民识..

吴组缃

师陀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等,河南妃县人。现代作家。 1931 年到北平谋生。“9·18”事变后,投身学生运动,并开始小说创作。 1936 年秋到上海,此后长期居住上海。抗战时期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任上海苏..

《囚绿记》

《囚绿记》:散文,作者陆蠡。这篇散文回忆了“我”在北平的一段生活,用柔婉、细腻的笔调描写了住所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他喜爱常青藤的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希望,它是快乐,”于是把它的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屋子..

《三家巷》

《三家巷》:长篇小说《一代风流》之一,欧阳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9 年出版。《三家巷》通过描写工人周家、买办陈家和地主何家的复杂关系以及一个名叫周炳的打铁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的经历,描写了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