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散文,作者陆蠡。这篇散文回忆了“我”在北平的一段生活,用柔婉、细腻的笔调描写了住所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他喜爱常青藤的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希望,它是快乐,”于是把它的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书案上。可是“这被幽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向着太阳与光明。通过这个细节,作者歌颂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借以歌颂北方沦陷区人民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不向日本帝国主义屈服的意志,寄藏着对侵略者强权的反抗精神。
(周立勋 冯恩大)
为您推荐
《三家巷》:长篇小说《一代风流》之一,欧阳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9 年出版。《三家巷》通过描写工人周家、买办陈家和地主何家的复杂关系以及一个名叫周炳的打铁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的经历,描写了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作者艾青,写于 1937 年 12 月。通过对在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中国人民在战争灾难中挣扎的图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前途命运担忧的深厚感情。诗人满怀悲愤地向同患难的亲人倾诉着..
陆蠡:(1909~1942)原名陆考源,后改陆圣泉,陆蠡是笔名,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幼时在家乡读私塾,后到外埠读中学、大学。1933~1934年在泉州私立中学教书,同时开始散文写作。1935 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时间从事创作与..
《血字》:诗歌。作者殷夫,为纪念五卅惨案四周年而作。诗中用大胆的想象,把“五卅”一字形容成巨人,带着无比愤怒的情绪,从英国士兵屠杀中国群众的上海南京路上站了起来,向前走。这巨人能把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能把身影投进..
欧阳山:(1908~)原名杨凤歧,原籍湖北荆州。现代作家。1923 年开始文学创作。1926 年主编《广州文学》周刊。1927 年组织“南中国文学会”。 1932 年在广州组织“普罗作家同盟”,主编《广州文艺》周刊,参加“左联”和中国左翼..
《别了,哥哥》:诗歌。作者殷夫,1929 年发表。这首诗表明了诗人与自己的出身阶级诀别的决心。殷夫并非出身贫苦家庭,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国民党的要员。时代潮流的激励使他逐渐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经过阶级斗争熔炉的冶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