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篇小说。柔石写于 1929 年。当时的社会现实黑暗冷酷,许多知识分子想以人道主义为武器,通过个人奋斗来救世救己。作品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肖涧秋的形象。肖涧秋六年之中飘泊了大半个中国,怀着幻灭之感回到芙蓉镇,但芙蓉镇并非“世外桃源”。他救助革命军烈士的遗蛹李嫂,而为世俗所不容;他追求陶岚,又引起一场冲突。李嫂自尽之后,他拒绝了陶岚的爱情,再度出走。作品通过对肖涧秋的描写,揭示了人道主义和个人奋斗的必然幻灭,提出了知识分子向伺处去的问题。小说运用了素描式的刻画,惜助于抒情独白的衬托和起伏有致的情节,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语言富有诗意,风格细腻隽永。
(朱燕萍)
为您推荐
蒋光赤:(1901~1931)学名蒋如恒,开始发表诗文时用笔名蒋光赤,最后改名光慈,安徽省霍丘县人。现代作家兼翻译。1920 年~1924 年旅居莫斯科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诗创作,后结集为《新梦》。1925 年起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短..
《天国春秋》:六幕历史话剧。阳翰笙著。写于 1941 年 9 月,1943 年 8 月重庆群益出版社出版。剧作取材于 1856 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的“杨韦事变”,主要冲突在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之间展开。杨秀清身负天国重仕,办事认..
《竹林的故事》:短篇小说。废名写于 1924 年 10 月。小说描绘了一个普通农家平淡幽静的生活,刻画了一个贤惠斗来表达反对人类战争的思想。玉湖庄与环溪村隔溪相望,溪水常年变换故道,冲积出几处可耕作的土地,两村为争土地集..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县人,现代作家。 1922 年考入北京大学,投身新文学运动,在《努力周报》、《语丝》、《浅草》等刊物上发表过作品。他出过三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5年出版),《桃园》(1928 年出..
《上海屋檐下》:三幕话剧。夏衍著。作于 1937 年。作品截取抗日战争前夕上海小市民生活的一个横断面,错综地展现了住在同一弄堂里的五户人家一天的生活图景,真切地反映了抗战前夕上海市民的痛苦生活。透过都市的一角,深刻..
《旅行》:短篇小说。冯沅君写于 1924 年。小说女主人公“我”是位女大学生,她与恋人、同学“他”偷偷离开学校到南方去旅游。小说着重描写了“我”在旅行中对于爱情的体验和感受。作者描写爱情大胆而不淫秽,感伤而不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