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良的姑娘》

《奥尔良的姑娘》:一译《奥里昂的姑娘》,五幕浪漫主义悲剧。德国诗人、戏剧家席勒晚期两部重要的爱国主义剧本之一。作者以“百年战争”时期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事迹为题材,写成这个剧本。为这位 17 岁的农家姑娘建立了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剧情写 1428 年 10 月,英军包围了通往法国南部的咽喉要地奥尔良。法兰西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时,来自洛林农村的 17 岁牧羊女约翰娜(即贞德),目睹“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挺身而出,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出现在战场。英军士兵听到她的名字,吓得魂飞魄散,撤腿就跑。她宣称自己负有“上帝赋予”的使命— —使可爱的祖国免遭敌人的蹂躏。在她的领导下,法国人民纷纷起来与英国侵略军展开游击战,最后赶走英国入侵军队,夺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但这一胜利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贞德受了致命的重伤,为国捐躯。作者借主人分之口说:“为祖国而战斗是何等神圣,还有什么事业比这更人道、更高尚、更美好!”作者在另一首诗中赞颂贞德为”人类崇高的形象”。迄今女英雄贞德的英名仍活在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田,成为民族解放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代表。席勒写这部悲剧时。德国正处在拿破仑大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他借古喻今,以精湛的戏剧艺术手法处理这个现实的题材,生动地体现了德国人民要求民族统一和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被誉为德国 1813~1815 年“解放战争的前奏曲”。

(吴根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