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

《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

诗别集。

唐人杜甫(712-770)撰,佚名编。残存六卷。此编无首卷末卷,编者、刻者、原书卷数,均无从考知。

公私书目未见着录,历代辑注杜诗者,亦未曾提及。

残卷自卷十四首页起,至卷二十末页止,其间多处缺页或残页,蛀痕累累。存卷十四(一至十三页)、卷十六(一至五、十七至二十一页)、卷十七(二十页全)、卷十八(十五页全)、卷十九(一至二十二页)、卷二十(十一页至卷终),总六卷,九十四页,有诗三百八十二首,另有残诗三首,附录他人唱和诗六首。编排体例,与众迥异。如十六卷分为七言长律、七言八句,十七卷分为七言八句、七言绝句,十八卷分七言歌、七言行,十九卷分五言引、七言引,二十卷为七言叹、五言别。

中有避讳之字,亦不严格。此书重新装订,封面有“南宋草堂杜集残本,陈毅署签”字样。

扉页有朱德、何香凝、陈毅、郭沫若等十人题词。郭沫若题词中有“素所未见,殆是海内孤本,虽残卷,良可珍惜”等语。

李一氓跋云:“忽见此本于北京中国书店,急代收之。事为北京图书馆所悉,惊为异本,曾谋迫让”。今典藏成都草堂杜甫纪念馆。

为您推荐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① : 原文 至于子美②,盖所谓上薄《风》、《骚》③,下该沈、宋④,古傍苏、李⑤,气夺曹、刘⑥,掩颜、谢之孤高⑦,杂徐、庾之流丽⑧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

《杜工部集》

《杜工部集》 : 别集名。唐杜甫撰。甫曾官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名。原集60卷,早已散佚。经北宋王洙编成20卷,补遗1卷,成为杜诗定本,今有影印本。历代注本很多,现存宋人《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宋郭知达..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诗文注。唐人杜甫(712-770)撰,宋刘辰翁(1234-1297)评点,佚名编。二十卷。辰翁有《须溪集》已着录。此书首载辰翁之子刘将孙序,谓“楚芳于是注,用力勤,去取当,校正审,贤他本草草藉吾家名以人者甚远”..

《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

《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

《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诗文注。唐人杜甫(712-770)撰,宋赵次公注。五十九卷,残存二十六卷。次公字彦材,西蜀(今四川成都)人。约生活于北宋末年,生平事迹未详。此编于《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均有着..

《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

《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又名《黄氏补注杜诗》。诗文注。宋人黄希、黄鹤撰。三十六卷。黄氏二人系父子,希字梦得,号师心。鹤字叔似,临川(今属江西)人。黄希宋乾道中(1165-1173)进士,官终永新令。黄氏以杜诗旧注每多遗..

杜工部集➀

杜工部集:别集。唐杜甫(712-770)撰。甫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曾客长安近10年,居少陵。曾官左拾遗,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或杜工部。诗歌创作反映了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