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注。
明赵大纲撰。二卷。大纲字万举,滨州(今属山东)人。生卒年未详。
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滁州知州,二十八年(1548)任淮安知府,累官江西、山西参政。着有《方略摘要》十卷。
此编只收七律,故书内署“杜少陵七言律诗”。总收一百五十首。
注文不注典故出处,只简释诗意,多两句一释,简洁明了,所谓“测其旨意之大略如此”。解诗多从“裨补风化”出发,强调杜诗的“忠君爱国”、“有裨世教”。牵强附会之处多有。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初刻本,三十四年(1555)重刻本。
诗文注。
明赵大纲撰。二卷。大纲字万举,滨州(今属山东)人。生卒年未详。
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滁州知州,二十八年(1548)任淮安知府,累官江西、山西参政。着有《方略摘要》十卷。
此编只收七律,故书内署“杜少陵七言律诗”。总收一百五十首。
注文不注典故出处,只简释诗意,多两句一释,简洁明了,所谓“测其旨意之大略如此”。解诗多从“裨补风化”出发,强调杜诗的“忠君爱国”、“有裨世教”。牵强附会之处多有。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初刻本,三十四年(1555)重刻本。
《杜工部诗集辑注》:诗文注。明朱鹤龄(1606-1683)撰。二十二卷。鹤龄字长孺,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明诸生。明亡,屏居着述。有《愚庵诗文集》已着录。此编初成于顺治十二年(1655),初刻于康熙十一年(1672)以后。收杜甫诗一..
《杨师道集》:诗集。唐杨师道(?-647)撰。一卷。师道字景猷,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宗室。入唐,尚桂阳公主,封安德郡公。历官侍中、中书令、工部尚书、太常卿。善草隶,工诗,构思敏捷,颇受太宗赏识。此集收诗十五首(《全唐诗..
《杜诗提要》:诗文注评。清吴瞻泰撰。十四卷。瞻泰字东岩,江南歙县(今属安徽)人。诸生。约生活于康熙时代。曾遨游齐鲁燕冀及江汉吴楚闽越诸地。与黄生、汪洪度友善。着述甚丰。此编成于康熙末年,始名《杜诗则》,后改今名..
《杜工部草堂诗话》:诗话。宋蔡梦弼辑录。二卷。梦弼有《杜工部草堂诗笺》已着录。此编凡二百余条,均为宋人诗话、语录、文集中论杜甫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曰:“曰‘草堂’者,甫客蜀时所居也。……近代注者征引此书,多..
《杨仲宏集》:诗集。元人杨载(1271-1323)撰。八卷。载字仲宏,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后迁居杭州,登延祐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宁国路推官。为文自成一家,尤工诗。与虞集齐名。是集为其友人杜伯原于至和元年(1328)收拾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