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古音义》

《屈宋古音义》:

楚辞音义。

明陈第(1541-1617)撰。三卷。第字季立,号一斋,连江(今属福建)人。万历诸生,后从军幕府,因功得军职,后致仕归。有《一斋诗集》、《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传世。陈氏潜心音学,尤于古今音之别的研究贡献最大,于《毛诗古音考序》曰:“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认为“叶音”之说有太大随意性质,不合古之本音。是书收屈原除《天问》外的二十四篇作品及宋玉等十四篇,共二百三十余字,考其古音。

排列原文,征引他书,以相证明,确定本音读法。并以自着之《毛诗古音考》相较,证以屈、宋《楚辞》之音,与《毛诗》、《周易》相合,既破宋以来的“叶音”说之谬,又力证《楚辞》产生的时代为战国时代。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焦竑校刊《一斋着书》本,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一斋全书》本,《丛书集成》本。

为您推荐

汉字古音手册

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本书是把汉字的古音和今音加以对照,用以查考古音的工具书。共收古代常用汉字8000多个,以《说文解字》为收字标准,删去太偏僻的字,又补收了一些秦汉以前古籍中的常用字,包括《..

上古音➀

上古音:亦称“古音”。是以《诗经》、《楚辞》和先秦的其它韵文、《说文解字》的谐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借助于先秦(包括两汉)文献中的异文、异读、古读、声训、方言材料,归纳考证出来的先秦(包括两汉)时期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手册➀

上古音手册:音韵书。唐作藩编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写印本。是从今音查检一个字的上古音的工具书。本书收先秦两汉古籍中常用字8000多个,依现代汉语音序排列。今音声、韵、调全同者列为一组,再按上古音的异同分条..

汉字古音手册➀

古音有连读音变说(语言)

古音有连读音变说(语言):音变学说之一。俞敏《古汉语里面的连音变读(Sandhi)现象》(1948年),认为在古汉语中存在着四种连音变读类型:(1)逆同化型。指两个紧紧连接着的语音里的一个,受了另一个的影响,而把发音部位或方法改..

古音(语言)

古音(语言):①也叫“古韵”。同“今音”相对。周秦两汉的语音。广义包括上古音的声、韵、调,狭义指以《诗经》、《楚辞》押韵为中心的周秦两汉韵。②同“时音”相对。上古音和中古音的合称。③日本汉字音之一。反映从周..

上古音节结构观(语言)

上古音节结构观(语言):关于上古汉语音节结构的观点。主要分岐是上古音节是否都具有辅音韵尾。继高本汉之后,陆志韦、李方桂等把上古音全部阴声韵都拟为具有浊塞音韵尾,使上古汉语完全不具备开音节,认为谐声系统和《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