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云集》

《扬子云集》:

文赋合集。

西汉扬雄(前53-后18)撰。六卷。扬雄又写作杨雄。《汉书》始作扬,清段玉裁考证,扬应作杨,未被广为采纳,现今扬杨并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着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少好学,博览群书,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

四十岁后离家游京师,受荐于成帝,召入宫廷侍从,任给事黄门侍郎。晚年,任王莽朝议大中大夫,校书天禄阁。一生穷困,着作颇多。

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是为哲学思想着述。着《尚书箴》、《太官令》、《太史令》、《官箴》、《州箴》等诸箴,开吏道学说之先河。所着《方言》、《苍颉篇》、《训纂篇》等对语言文字学贡献颇大。此集以其文学成就在于辞赋最佳。

扬氏推崇司马相如,“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汉书·扬雄传》),所作《甘泉》、《羽猎》诸赋即模拟《子虚》、《上林》而写。其内容大都颂扬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猎之盛,内容空乏,堆砌辞藻,极尽铺陈之能,仅结尾兼寓讽谏之意。

后世并称“扬马”。其它如《解嘲》、《逐贫赋》、《酒箴》等篇较有特点,揭露政治黑暗,抒发对现实流弊不满,对自身不平的义愤,表示自己不趋炎附势之心志。构思新颖,笔调诙谐。晚年忽转主张一切言论都应以“五经”为准则,所谓“宗经”、“征圣”,对后世刘勰、韩愈的文论颇有影响。又薄辞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另在散文创作方面,着有《谏不受单于朝书》,语言浑朴,笔力劲练,气势流畅,说理精辟,有一定成就。

扬氏原有集文佚。宋人辑五卷,收四十余篇,已非全部着述,明人又搜集诸书辑为六卷,清人收入《四库全书》即此。

清宣统三年(1911)丁福保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收《扬子云集》四卷。

为您推荐

《高凤翰归云集诗稿选》

《高凤翰归云集诗稿选》:高凤翰着。文物出版社1966年5月影印版。8开线装,32页。高凤翰,字西园,号南邨,又号老阜、南阜老人。晚年因右臂病废,又号尚左生,印作“丁巳残人”。山东胶州人。高凤翰一生勤于艺术创作,书画篆刻都很精..

《陆云集》

《陆云集》:晋·陆云撰。黄葵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8月版。12万字。陆云(262-303)字士龙,吴末晋初文学家。出身于吴官僚世家,吴亡后,与兄陆机入洛仕晋。曾为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与兄陆机在当时文坛齐名,世号“二陆”..

《碧云集》

《碧云集》:诗集。南唐人李中撰。三卷。中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一作陇西(今甘肃)人。南唐末进士,历任新涂、滏阳、吉水县令,官终水部郎中。此集收诗三百首,系作者亲手编成。诗多即景、赠答、送别、题咏之类。作者生当乱..

《望云集》

《白云集》

《白云集》:诗文集。①明唐桂方撰。七卷。桂方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歙县(今属安徽)人。教授元之第五子。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建宁路崇安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徽州,召对..

《扬子云集》

《扬子云集》:文赋合集。西汉扬雄(前53-后18)撰。六卷。扬雄又写作杨雄。《汉书》始作扬,清段玉裁考证,扬应作杨,未被广为采纳,现今扬杨并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着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少好学,博览..

扬子云集➀

扬子云集:别集。西汉扬雄(一作杨雄,前53-后18)撰,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校书于天禄阁,后召为大夫。早期以辞赋闻名,善构思遣词。所作《甘泉》、《羽猎》等大赋模拟司马相如而又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