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扶明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版。22万字。共18章,前3章对元杂剧的发起和衰落、作家和作品以及演员作了概述;从第四章至第八章,对元杂剧艺术及其形成进行论述,分别是:楔子、折子、场子、戏剧结构、联套、一人主唱、唱词、宾白、科介、衬字、增句、情景描写、脚色、题目正名和演出。本书通过大量注释的方式,在论述元杂剧的同时,联系后世戏曲,如昆剧、京剧的演出,从元杂剧这一方面,探索中国戏曲艺术,包括戏曲文学和舞台演出的历史渊博及其流变。
《元代杂剧艺术》
《元代杂剧艺术》:
徐扶明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月版。22万字。共18章,前3章对元杂剧的发起和衰落、作家和作品以及演员作了概述;从第四章至第八章,对元杂剧艺术及其形成进行论述,分别是:楔子、折子、场子、戏剧结构、联套、一人主唱、唱词、宾白、科介、衬字、增句、情景描写、脚色、题目正名和演出。本书通过大量注释的方式,在论述元杂剧的同时,联系后世戏曲,如昆剧、京剧的演出,从元杂剧这一方面,探索中国戏曲艺术,包括戏曲文学和舞台演出的历史渊博及其流变。
《清杂剧故事集》:凌嘉弘编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28.2万字。从清杂剧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剧本,改写成故事。收查继佐《续西厢》,吴伟业《临春阁》,叶承宗《吕洞宾》,尤侗《黑白卫》,王夫之《龙舟会》,张源《樱桃宴》,南..
《明杂剧故事集》:凌嘉昕编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22万字。从明杂剧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剧本,改写成故事。共15种:朱权《私奔相如》,朱有炖《仗义疏财》,康海《中山狼》,徐渭《替父从军》、《女状元》,冯惟敏《僧尼共..
孤本元明杂剧 : 元明两代杂剧总集。王季烈编订。194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5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重印。王季烈(1873—1952),字君九,别号螾庐。江苏苏州人。清光绪进士。长期从事昆曲理论研究,编著有本书及《螾庐曲谈》、..
《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阿英编。中华书局1962年9月版。34万字。2册。晚清文学作品与文学史资料的选集,按文学体裁分卷出版。所选均为较有影响或各具特色的主要作品,或反映进步思想倾向,或描写重大社会题材,或展现的..
《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邵曾祺编着。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版。50.7万字。介绍元代和明初北杂剧的作家及其剧本。分元前期作家作品、元后期作家作品、元末明初作家作品3部分,附录明嘉靖以前的北杂剧作家作品。作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