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宜兴紫砂》

《中国陶瓷·宜兴紫砂》:

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8月版。229幅图。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镇江博物馆、上海植物园等及个人和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宜兴紫砂工艺厂等处藏品中选集精品计228件。分四个时代。时代:紫砂器从宋代开创后的勃兴时期,有笋盂、坐像弥勒佛和明代万历年间时大彬名工艺大师的六方壶等14件珍品。清代:紫砂器进一步繁荣时期,有顺治时的钵(连盖),乾隆时的描金山水方壶,嘉庆时的挂釉彩绘坛,嘉庆道光年间的梅段笔筒,绿底粉彩荷叶紫砂酒令杯,光绪时的仿珐琅加彩折腰砂碗,以及花觚、行有恒紫砂大锅和八卦壶等计97件珍品。近代:选自1911-1937年紫砂器尚保持发展上升的紫砂蓝釉高足碗和五竹壶等25件精品。现代:紫砂器在近代后期急剧衰落,1949年建国后得到复苏,进入大发展时期。这部分刊有荷叶茶壶、橄榄瓶、挂笔架、晨雀闹梅挂盆、提壁茶具和煮酒论英雄等88件精品。册后,附北宋——南宋古窑遗址图2幅,朱可心、蒋蓉和顾景舟三位现代紫砂名工艺师以及车间制作照片各3幅;姚迁撰《宜兴紫砂》近万字专文,论述宜兴紫砂器的发展历史及介绍明、清紫砂名工艺师的成就;蒋赞初等撰《宜兴紫砂的历史及现状》专文,分时期对紫砂器作了介绍。8开本画册,彩色精印。

为您推荐

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

出版时间:1993-09 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 : 中国叶喆民(1928~)编著,本书是用科学观点分析研究中国古陶瓷成就的著作,初版于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具有优良传统的陶瓷工业受到致命的伤,历史遗留下..

陶瓷②

陶瓷 : 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及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陶器、瓷器、电瓷等。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

中国古陶瓷文献学

中国古陶瓷文献学:傅振伦(1906- )编着。据1983年华东区干部培训中心(扬州)讲稿整理成书(待刊)。傅氏字维本,河北新河县人。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于史学史、方志学、博物馆学都有建树,主要着..

《陶瓷造型设计》

我国陶瓷工业

我国陶瓷工业:我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享有“瓷器之国”美称。全国各地大多兴办各种陶瓷工业,从年产量来说,以广东、湖南、江西、河北、山东五省最多。全国有十四个重点陶瓷企业,分布在唐山、北京、石湾、沈阳、景德镇、咸阳..

《艺术陶瓷》

《艺术陶瓷》:副名: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作品选。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江西美术出版社1992年2月版。1万字。97幅图。介绍80年代以来轻工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陶研所)的新产品近百件,大多数属于..

《塑造基础和陶瓷雕塑》

《塑造基础和陶瓷雕塑》:李葆年着。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版。16万字。系统介绍塑造及其基础训练以及塑造在陶瓷雕塑中的应用、技艺手法等方面的知识。分11章:一、什么是塑造;二、怎样学习塑造;三、圆雕通体塑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