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长沙铜官窑》

《中国陶瓷·长沙铜官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2月版。2.4万字。194幅图。长沙铜官窑是唐代着名外销瓷产地之一,兴于8世纪,9世纪鼎盛,10世纪趋向衰落。瓷器发展至唐代已由青釉、白釉单色釉向多种单色釉发展,而长沙铜官窑在同一器物上显现出多种色调的装饰,与同一窑址出土的釉下彩瓷器相比,时间要早得多,可以说单色酱釉瓷和绿釉是釉下褐彩与绿彩的先声,从这一角度来说,釉下彩的发明是在多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在陶瓷史上业迹彪炳,在瓷器装饰领域里开启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长沙铜官窑的瓷器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吸取中国传统瓷画技法,创造出唐代釉下多彩浮雕式的装饰造型,很有个性和特色。因受唐代绘画书法影响,陶器上用古诗、格言作为装饰也成了长沙铜官窑的发明创造,有着民间乡土生活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本书详细介绍了长沙铜官窑的发展历程。

为您推荐

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

出版时间:1993-09 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 : 中国叶喆民(1928~)编著,本书是用科学观点分析研究中国古陶瓷成就的著作,初版于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具有优良传统的陶瓷工业受到致命的伤,历史遗留下..

陶瓷②

陶瓷 : 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及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陶器、瓷器、电瓷等。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

长沙玉泉—府正街书店街

长沙玉泉—府正街书店街:湖南长沙玉泉街为古旧书店、碑帖店集中之地,20世纪30年代初有谭氏旧书店、刘氏碑帖石印店等二三十家之多。由玉泉街出口左转不过100步即府正街,则是新书店荟萃之处,有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泰东书..

中国古陶瓷文献学

读书周刊(长沙)

读书周刊(长沙):1935年5月创刊,同年12月停刊,共出2卷。长沙市湘芬书局出版。如愚子、直养子等主编。旨在通过读书,发现中国已有的文化,复兴我国民族精神,树立民族中心思想,养成青年规律生活,增进青年普通常识,培养青年生产技能..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词。毛泽东写于 1925 年深秋。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焦点是领导权问题。作者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社会现实,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伟大词篇。写景忆旧,抒发了作者的革命情怀。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

《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七言律诗,刘长卿作。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二次迁谪在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秋冬之交,因为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贬之睦州(浙江建德)司马。路过长沙时,写了这首《长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