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湘等主编。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9月版。78万字。分12编,按地区(县)编排,详细介绍、评述了潍坊辖域内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名人、名物;尤其对境内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或生活于此的文化名人管仲、晏婴、郑玄、孔融、欧阳修、范仲淹、李清照、郑板桥等介绍得尤为详尽。书中还收入了嵌银漆器、桃核雕刻、剪纸、木版年画等民族文化瑰宝,沂山、五莲山、云门山等人文景观和驰名世界的山旺化石、山东龙恐龙化石。
《潍坊文化通鉴》
《潍坊文化通鉴》:
张在湘等主编。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9月版。78万字。分12编,按地区(县)编排,详细介绍、评述了潍坊辖域内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名人、名物;尤其对境内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或生活于此的文化名人管仲、晏婴、郑玄、孔融、欧阳修、范仲淹、李清照、郑板桥等介绍得尤为详尽。书中还收入了嵌银漆器、桃核雕刻、剪纸、木版年画等民族文化瑰宝,沂山、五莲山、云门山等人文景观和驰名世界的山旺化石、山东龙恐龙化石。
《民族文化结构论》:肖云儒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版。35.2万字。包括:“论中国民族文化结构及其活力”、“文化的混交林带和次生林带”、“多维交汇的西部文化和两级震荡的西部精神”、“西部潮与当代潮”、“..
《潍坊文化通鉴》:张在湘等主编。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9月版。78万字。分12编,按地区(县)编排,详细介绍、评述了潍坊辖域内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名人、名物;尤其对境内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或生活于此的文..
《信息文化导论》:副名:IT会带来什么。卢泰宏着。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版。20万字。共11章,即:信息技术:文明演变的大杠杆;社会:全新的基础结构;家庭、生活方式信息化;经济结构:信息产业的崛起;无纸革命:文化媒介的新时代;电子..
《现代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王伟光等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18万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城市学、管理学、群众文化学、法律学等众多学科提供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站工作二十讲》:马少亭等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13.2万字。内容包括群众文化发展的道路,文化站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文化站的性质、方针、任务及其基本工作方法,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文化站的科学管理,文化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