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大蒙

[古汉语]大蒙:

【释义】:

亦作“太蒙”。

古谓日落处,指西方极远的地方。《尔雅·释地》:“西至日所入为大蒙。”郭璞注:“即蒙汜也。”《淮南子·汜论训》:“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高诱注:“太蒙,西方日所入处也。”唐·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诗:“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明·刘基《夏夜台城中作》诗:“只今幅员广无外,东至日出西太蒙。”

为您推荐

[古汉语]崦嵫

[古汉语]崦嵫:【释义】: 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境。传说为日落之处。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崦嵫,日所入山也。”羲和,神话传说他驾着六龙为太阳赶车。弭(mǐ),止;节,同“策”,鞭子。即停止鞭龙让车..

[古汉语]小功

[古汉语]小功:【释义】: 丧服名,五服的第四等。其服以熟麻布制成,较大功为细,缌麻(五服之一)为粗。服期五月。《仪礼·丧服》:“小功者,兄弟之服也。”贾公彦疏:“但言小功者,对大功是用功粗大,则小功是用功细小精密者也。”《..

[古汉语]二曜

[古汉语]二曜:【释义】: 指日、月。亦作“二耀”、“两曜”。曜,光辉。亦为日月星的总称。《南齐书·王融传》:“偶化二仪,均明二耀。”《隋书·律历志中》:“悬象着明,莫大于二曜;气序环复,无信于四时。”宋·苏舜钦《符瑞》:..

[古汉语]儒书

[古汉语]儒生

[古汉语]儒生:【释义】: 儒士,指通晓儒家经书,尊奉孔子学说的人。汉以后也泛指一般读书的人或学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汉·王充《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

[古汉语]儒人

[古汉语]儒人:【释义】: 儒士。《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甄《坟》、《索》之渊奥,该前言以穷理者,儒人也。”《坟》,三《坟》;《索》,八《索》,均指古籍,该,..

[古汉语]儒学

[古汉语]儒学:【释义】: 儒家学说及其学派,以十三经为指箴。其学派为孔子所创立,后儒所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乃至世界有深远影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老子者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