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安石榴的省称。
因产自古安息国,故名。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南朝·梁·简文帝《大同八年秋九月》诗:“长乐含初紫,安榴拆晚红。”唐·皮日休《石榴歌》:“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安榴千万粒。”宋·卢祖皋《水龙吟·淮西重午》词:“流光又是,宫衣初试,安榴半吐。”又张孝祥《蝶恋花·寄刘恭父》词:“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释义】:
安石榴的省称。
因产自古安息国,故名。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南朝·梁·简文帝《大同八年秋九月》诗:“长乐含初紫,安榴拆晚红。”唐·皮日休《石榴歌》:“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安榴千万粒。”宋·卢祖皋《水龙吟·淮西重午》词:“流光又是,宫衣初试,安榴半吐。”又张孝祥《蝶恋花·寄刘恭父》词:“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古汉语]释迦牟尼:【释义】: 梵文为Sākya-Mnui(约前565~前486)。释迦,族名;牟尼,圣人。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创始人,被尊为教主。名悉达多(Siddrlha),姓乔达摩(Gantama),释迦族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今尼..
[古汉语]史官:【释义】: 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我国黄帝时代就设有史官,以后各代均设有此职。《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纪烧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古汉语]史馆:【释义】: 古代官修史书的机构,又称国史馆。汉称着作东观,晋为着作省,唐改称史馆,宋沿用,隶属崇文院,金始置国史院,元置翰林国史院,明以翰林院统领修史事务,清及民国改名为国史馆。一般泛称史馆。唐·翰愈《独孤府..
[古汉语]丹素:【释义】: 史册。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会》:“(唐昭宗)进镠封爵而赐之铁券曰:‘……志奖王室,绩冠侯藩,着于旂常,流在丹素。’”旂常,旂名,古代帝王诸侯所建的旗,绘有日、月、星辰和交龙等图素。王用..
[古汉语]兵人:【释义】: 士兵。《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东观令华等固争,乃还。”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披甲持杖,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