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大钧

[古汉语]大钧:

【释义】:

指天,亦为大自然。

以其能养育万物,故称。汉·贾谊《鵩鸟赋》:“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钧,本为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喻造化(即大自然)。

谓自然界形成万物,似钧轮造各种陶器一样。

坱圠(yīngyà),尘土密集的样子。李善注:“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钧上,此以造化为大钧。’应劭曰:‘阴阳造化如钧之造器也。’”晋·陶潜《神释》诗:“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普。

”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为您推荐

[古汉语]乾道

[古汉语]乾道:【释义】: 即天道,阳刚之道。《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南朝·梁·简文帝《马宝颂》:“乾道应,坤马来,度玉关,升玉台。”唐玄宗《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诗:“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清..

[古汉语]大圆

[古汉语]大圆:【释义】: 亦作“大圜”、“大员”。谓天。古人以天圆地方,故称。《管子·心术下》:“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大明。”大方,大地。《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高诱注:“圜,天也;矩、方,..

[古汉语]大罗

[古汉语]大罗:【释义】: 高空,即大罗天。道家认为的三十六天中最高的一层天。《云笈七签》卷二一:《无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唐·..

[古汉语]九野

[古汉语]九垓

[古汉语]九垓:【释义】: 亦作“九阂”,“九陔”。谓九重天。垓,层、级、重(chóng)。汉·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泝八埏。”李善注:“垓,重也……言其德上达于九重之天。”诉,通“溯”。埏(yán),大地的边际。《汉书..

[古汉语]上清

[古汉语]上清:【释义】: 上天,天空。实指道教所谓三清境(玉清、上清、太清)之一。《汉书·扬雄传下》:“则不能撠胶葛,腾九闳。”唐·颜师古注:“胶葛,上清之气也。”撠(jí),有附着“居于”之义。胶葛,亦有“辽阔”之义。“不..

[古汉语]太虚

[古汉语]太虚:【释义】: 亦作“大虚”。指天,天空。战国·宋玉《小言赋》:“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蒙蒙天景,昧昧遗形,超于大虚之域,出于未兆之庭。”南朝·梁·文帝《金楼子立言》:“大虚所以高者,以其轻而无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