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大罗

[古汉语]大罗:

【释义】:

高空,即大罗天。

道家认为的三十六天中最高的一层天。《云笈七签》卷二一:《无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唐·王建《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唐·王维《送王尊归蜀中拜扫》:“大罗天上神僊客,濯锦江头花柳春。”清·林则徐《中秋炮台眺月》诗:“霓裳曲记大罗咏,广寒斧是前身修。”

为您推荐

[古汉语]乾道

[古汉语]乾道:【释义】: 即天道,阳刚之道。《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南朝·梁·简文帝《马宝颂》:“乾道应,坤马来,度玉关,升玉台。”唐玄宗《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诗:“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清..

[古汉语]九野

[古汉语]九野:【释义】: 整个天空。指天的中央和八方。《吕氏春秋·有始》和《淮南子·天文训》谓:天的中央为钧天,东方的为苍天。东北的为变天,北方的为玄天,西北的为幽天,西方的为颢天(昊天),西南的为朱天,南方的为炎天,东南..

[古汉语]九垓

[古汉语]九垓:【释义】: 亦作“九阂”,“九陔”。谓九重天。垓,层、级、重(chóng)。汉·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泝八埏。”李善注:“垓,重也……言其德上达于九重之天。”诉,通“溯”。埏(yán),大地的边际。《汉书..

[古汉语]上清

[古汉语]太虚

[古汉语]太虚:【释义】: 亦作“大虚”。指天,天空。战国·宋玉《小言赋》:“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蒙蒙天景,昧昧遗形,超于大虚之域,出于未兆之庭。”南朝·梁·文帝《金楼子立言》:“大虚所以高者,以其轻而无累也..

[古汉语]玄天

[古汉语]玄天:【释义】: 北方之天。因北方为玄,故称。亦泛指天。《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玄天。”高诱注:“北方十一月建子,水之中也。水色黑,故曰玄天也。”三国·魏·曹植《游仙》诗:“北极玄天渚,南翔陟丹丘。”《庄子..

[古汉语]天道

[古汉语]天道:【释义】: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与“人道”相对称。道,有道路,方法,法则,规律之义。天道观历来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天道是自然及其发展的规律,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行有帝,不为尧存,不为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