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亦作“鹦母”。
鹦鹉的别称。《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名曰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鹦》:“熊大古云:‘大者为鹦,小者为鹦哥。
’则‘’取义于此。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曰:‘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学父。’昭不能答。”昭,张昭。
【释义】:
亦作“鹦母”。
鹦鹉的别称。《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名曰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鹦》:“熊大古云:‘大者为鹦,小者为鹦哥。
’则‘’取义于此。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曰:‘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学父。’昭不能答。”昭,张昭。
[古汉语]夏翟:【释义】: 亦作“夏狄”。野鸡。以其具有五色羽毛和长尾,故云。夏,五色;翟,长尾山鸡。《书·禹贡》:“羽畎夏翟。峄阳孤桐。”孔传:“夏翟,翟,雉名,羽中旄旌,羽山谷有之。”畎(quǎn),山谷。北周·庾信《谢赵王赍雉启..
[古汉语]墨绶:【释义】: 结在印钮上的黑丝带,指印绶,借指县官及职权。《汉书·百宫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墨绶。”《后汉..
[古汉语]山雌:【释义】: 即雉。语本《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后以“山雌”,借指雉。汉·扬雄《法言·修身》:“山雌之肥,其意得乎?”宋·黄庭坚《戏咏李存古家驯鹧鸪》之一:“山雌之弟竹鸡兄,乍入雕笼便不惊。”..
[古汉语]樗栎:【释义】: 无用之才,自谦无才。《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曰:“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古汉语]原野:【释义】: 亦作“原壄。”平野旷野。《国语·鲁语上》:“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吕氏春秋·季春记》:“循行国邑,周视原野。”高诱注:“广平曰原,郊外曰野。”《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