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没有才能。
《左传·成公三年》:“(楚共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浮馘……臣实不才,又谁敢怨?’”馘(guó),战争中割敌俘左耳曰“馘”。俘馘,战俘异名。不才,也用以自称的谦词。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释义】:
没有才能。
《左传·成公三年》:“(楚共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浮馘……臣实不才,又谁敢怨?’”馘(guó),战争中割敌俘左耳曰“馘”。俘馘,战俘异名。不才,也用以自称的谦词。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古汉语]夏翟:【释义】: 亦作“夏狄”。野鸡。以其具有五色羽毛和长尾,故云。夏,五色;翟,长尾山鸡。《书·禹贡》:“羽畎夏翟。峄阳孤桐。”孔传:“夏翟,翟,雉名,羽中旄旌,羽山谷有之。”畎(quǎn),山谷。北周·庾信《谢赵王赍雉启..
[古汉语]樗栎:【释义】: 无用之才,自谦无才。《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曰:“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古汉语]原野:【释义】: 亦作“原壄。”平野旷野。《国语·鲁语上》:“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吕氏春秋·季春记》:“循行国邑,周视原野。”高诱注:“广平曰原,郊外曰野。”《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
[古汉语]玄髫:【释义】: 亦作“玄龆”,指幼童。玄,黑色;髫,古时儿童头上下垂的头发;龆(tiáo)儿童换牙,亦通“髫”。指黑发儿童。晋·张协《七命》:“玄龆巷歌,黄发击壤。”黄发,老年人。李善注:“《埤苍》曰:“髫,发也,髫与龆,古字通..
[古汉语]三朝:【释义】: 正月初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称。汉·班固《东京赋》“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李善注:“三朝,岁首,朔日也。”《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日之朝。”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