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通假字选释》

《古籍通假字选释》:

高启沃着,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24万字,印1.2万册。选取古籍中较常见的通假字362个。所录通假字,引用书证,阐明其较常用的通假义。互有关联的通假字归并在一起诠释。有些“古今字”在古籍中并存互用,它们中间的正字往往被误以为借字。对这类字的通假现象,也酌予列举说明。书中一般用简化字,个别容易引起误解的通假字则用繁体。

为您推荐

通假字

通假字:又称假借字。假,也是借用的意思。本来应当用甲字,古人为了简便等原因,往往借用一个与它的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乙字来代替,后来被沿用下来,与本字通用,被代替的字叫本字,借用的字就叫通假字,两者在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通假(语言)

通假(语言):也叫“通借”、“假借”、“同音借用”。古书中以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如《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借“罢”为“疲”。通假有三种情况:(1)同音。如借“畔”为“叛”。(2)双声。如..

《古籍通假字选释》

《古籍通假字选释》:高启沃着,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24万字,印1.2万册。选取古籍中较常见的通假字362个。所录通假字,引用书证,阐明其较常用的通假义。互有关联的通假字归并在一起诠释。有些“古今字”在古籍中并..

通假

《简明中国古籍辞典》

《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吴枫、高振铎、颜中其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136.3万字,印1.25万册。收词4900多条。所收词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1911)。凡流传至今有籍可征的古代主要典籍,均在选收之列。内容包括文..

《常用通假字选释》

《常用通假字选释》:郑雨化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12.1万字,印1.06万册。收常用通假字214个。通假字又称通借字。了解通假字,对读者提高古汉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对所列出的通假字,先分别对其原义作出解释,然..

《通假字例释》

《通假字例释》:曹先擢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14.1万字,印5500册。共收词目300余个。内容分两大部分:通假字例释;通假字简述。通假字例释部分收常见通假字(包括一些古今字)307个;通假字简述部分列10个专题。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