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着,中华书局1965年8月第1版。17.1万字,印3.11万册。收录虚词300余个。内容包括一部分代词、副词,大部分介词、连词、语气词和小品词,极少数助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均以常见词和常用法为主。解释较通俗,例句大多引自较常见的着名作品,而且每个例句都有现代汉语的释文。目录按词首汉字笔画顺序排列,并附有汉语拼音音序索引。对于初学古文的读者阅读、检索都很方便。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
杨伯峻着,中华书局1965年8月第1版。17.1万字,印3.11万册。收录虚词300余个。内容包括一部分代词、副词,大部分介词、连词、语气词和小品词,极少数助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均以常见词和常用法为主。解释较通俗,例句大多引自较常见的着名作品,而且每个例句都有现代汉语的释文。目录按词首汉字笔画顺序排列,并附有汉语拼音音序索引。对于初学古文的读者阅读、检索都很方便。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五类。它们的词汇意义虽然不很具体,但在句子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语法作用。文言虚词绝大部分由实词转化而来,这就导致了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虚实兼类现象,即一个词既可以用作虚词..
虚词素(语言):也叫“虚语素”。同“实词素”相对。意义不太实在的词素。可以分为独用的和非独用的。独用的虚词素就是语法学中讲的虚词,如“的”、“地”、“着”、“吗”等;非独用的按其在构词时所处位置的前后,可分为前..
辞气式虚词研究(语言):古典型虚词研究方法之一。主张阐述虚词的神情声气作用。从文句气韵的运行规律出发,以虚词的语气作用为标准对虚词加以分类,从句子的节律、语气入手贯通虚词。如唐代柳宗元《复杜温夫书》:“所谓乎、..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语言):训诂书。何乐士等编着。收文言虚词五百四十九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每一虚词均详明所属词类、用法、意义和例句,分析并描写虚词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它同其他句子成分的配合关系,尽量从形..